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紀念版
以日本視角最完整還原亞洲兩強較量的戰爭圖景
甲午戰爭老大帝國敗於蕞爾小國
喚醒中國四韆年之大夢
[ 內容簡介 ]
1894年清日的戰爭,清朝用乾支紀年的甲午年命名“甲午戰爭”;日本命名“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歐美命名“First Sino-Japanese War”。依據國際上對戰爭命名的慣例,明確作戰當事國的主賓關係,本書題為“清日戰爭”。清日戰爭已過百年,在中國人內心深處留下瞭傷痛和恥辱。從那個時代開始,外來侵略接踵而至,在中國近代史上,當西方文明和明治維新與古舊的清朝體製發生猛烈碰撞時,戰爭的失敗也催生瞭中國新的曆史紀元。
作者將從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國立公文書館、外務省外交史料館、防衛省防衛研究所等處館藏曆史文獻中收集瞭大量華語史學界難得一見的史料和大量彌足珍貴的圖片,爬梳整理,按戰爭經過、戰爭背景、戰爭、戰時、戰地各種局部、戰爭影響、大事記、圖記、錶記等編纂齣一部嶄新巨著。書中對甲午戰爭曆史的深層挖掘和剖析,力圖站在中間立場分析戰爭的勝敗得失,有助於讀者更多地認識戰爭的背景,客觀思考戰爭勝負的原因,及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本書各部分均采用清日兩國對比手法寫作,全麵對比雙方的軍、政、經、民等各方麵因素,清晰直觀,一目瞭然。較之以往單純紀事或編年手法的突破,有利於對清日兩國之間戰鬥力等軍事能力現狀的瞭解。
[ 推薦語 ]
鳳凰衛視、《新京報》《第一財經周刊》《文匯報》《羊城晚報》《深圳晚報》《新民周刊》《南國都市報》《信息時報》《看曆史》《炎黃地理》、鳳凰網、人民網、搜狐網、騰訊網 聯閤推薦
這是一本有關中日甲午戰爭的專著,是我讀過研究這場戰爭最具價值的書籍之一,書中運用瞭大量日方的數據,幾達巨細無遺的程度,甚至連日軍炊事班使用什麼炊具,都一一羅列齣來。這種對技術細節的關注,一嚮是中國學者最缺的。不過,這本書以日方史料為主,能引起爭論之處甚多,光是書名,我估計就有不同的意見。
——葉曙明,近代史學者
這本書也許也不可能得到很多讀者的認同,但是我想誰都沒有辦法否定,作者在寫作這本書的時候的孤詣苦心。
他搜集瞭那麼多資料,他對於這場戰爭的來龍去脈,對這場戰爭很多具體的方麵,所做的研究和探索,我看在中國的曆史學傢裏麵,沒有人能夠做得到,至少中國的曆史學傢好像還沒有人能夠到日本去做這樣的史料搜證。
——香港鳳凰衛視《開捲八分鍾》
對於維係東亞的穩定來說,那段曆史中依舊蘊藏著不可忽視的豐富財産,這也正是這本《清日戰爭》的價值所在。
——《書城》
文/严杰夫 在大多数国人的印象中,持续了一年零七个月的甲午战争,恐怕不过只是清政府近代史上遭受到的连串凌辱之一。这种印象一方面说明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采取的“脱亚入欧”政策的成功,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甲午战争的历史叙事所拥有的局限性。所以,对于甲...
評分家乡大连,甲午时为战火播及,所以很早就对这段历史有兴趣,通过网络和书籍收集阅读了很多资料,算不得研究,只是好奇,想对自己居住城市的过往多些了解。 甲午战争在解放之前并不被我国史学家重视,五十年代后,才作为学术课题纳入人们视野,我收集阅读过的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性的有:...
評分 評分忘风而逃,一触即溃.整个民族的士气荡然无存.只有北洋舰队做了一下抵抗,然而也是全军覆没. 所搜集的材料非常翔实,有过程,有细节而不是情节. 丁汝昌真是悲剧,但是他也没有其他的选择,降是死罪,亡会连累整个家族,只能一死.不过看了书里日方的材料,也算才明白为什么日本对他的评价...
評分北洋海军军舰“主炮晾衣”说考辨 作者陈悦:北洋水师网站站长,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研究员) 一、当代“主炮晾衣”说内容可信度之辨析 北洋海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化的国家海军,其实力曾经一度到达过亚洲第一的高端 地位,成为中国海军史上一座颇为夺目的...
和《明治維新的國度》一樣 標榜客觀 其實屁股歪到哪邊去瞭不言而喻 而且這到底是寫書,還是編集資料?
评分看瞭很多關於清日戰爭的史料閤集,這本是我目力所及,寫的最好的,提供的維度非常多,且資料數據很詳細。
评分以戰止戰,不戰自威
评分看著太虐心,錢多人多又有何用,體製上的問題纔是根本,雖然也和帝國主義周鏇交鋒瞭50多年,但直到此一戰估計大清纔真正明白現代戰爭的含義。
评分此書極似即時戰略遊戲的遊戲攻略,在史觀角度並無進步,畢竟作者不是專業人士,算是甲午戰爭的日方資料匯編要覽,但是治學詳細,頗有日式學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