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1749—1832),偉大的德國詩人,“狂飆突進”運動和德國古典文學的傑齣代錶。代錶作有詩劇《浮士德》,長篇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威廉·邁斯特》等。
楊武能(1938—),重慶人。1957年入南京大學德語專業學習。1978年至1981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師從馮至先生研修德語文學,主攻歌德研究。現為四川大學教授。譯作有《少年維特的煩惱》《納爾齊斯與哥爾德濛》等,有《楊武能譯文集》(11捲)行世。已齣版論著《歌德與中國》《三葉集》等。
《少年維特的煩惱》(1774)是“狂飆突進”運動的代錶作,是歌德據自身經曆寫齣的書信體小說,描繪瞭維特的愛情悲劇,抒發齣一代青年的苦悶。小說麵世後即風行歐洲,掀起一股“維特熱”。拿破侖戎馬倥傯之際,身邊亦帶著這本小書。兩百餘年來,維特的命運感動瞭一代代青年。
对我来说,歌德首先是也永远是那个写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歌德,而非《浮士德》抑或《玛丽恩巴德悲歌》的歌德。 《维特》一书的确切阅读时间已经记得不确了,大约是小学五六年级,又或许是初一的时候,大致就在那年头,十二三岁间。对于当时的阅读状态现在自然是无法忆起了...
評分这两天重温一遍,依旧久久不能平静。 记得第一次看完《少年维特的烦恼》的那段时间,总是时不时地出现莫名其妙的感慨。早在十年前,有一天同学告诉我说,她看了一本书叫《少年维特的烦恼》,故事不错,可是太闷了。于是,我在后来的日子里——捧着各种名著不分日夜的日子里,从...
評分如果有这样一个女孩,身边的人都喜欢她,老人临终时会请她去陪伴,有人生了病会请她去照顾,年纪轻轻就担负起照顾八个弟妹的重担,充当他们的母亲,并获得他们由衷的喜爱——然而,却有一个“文文静静”的男孩为她而精神分裂,被关进疯人院整整一年,另一个青年画家更为了她举...
藏書閣打卡·共讀·少年時代看此書,覺得自己就是維特,十幾年過去,重讀,覺得自己完全不是維特。現在看他,宛如個神經病一樣,那顆敏感脆弱的小心心真是容易碎呢!牢騷不斷,看誰都不順眼,無休止的碎碎念。時間讓人成長,不會再狹隘的把自己控製在一種感情裏麵,為此惆悵、失落,甚至死亡。人的一生有意思的事情太多,而生命短暫,精力有限,不要畫地為牢,在一個年齡段一定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夠,然後,不抱怨,不後悔,心安理得接受自己的平凡。
评分藏書閣打卡·共讀·少年時代看此書,覺得自己就是維特,十幾年過去,重讀,覺得自己完全不是維特。現在看他,宛如個神經病一樣,那顆敏感脆弱的小心心真是容易碎呢!牢騷不斷,看誰都不順眼,無休止的碎碎念。時間讓人成長,不會再狹隘的把自己控製在一種感情裏麵,為此惆悵、失落,甚至死亡。人的一生有意思的事情太多,而生命短暫,精力有限,不要畫地為牢,在一個年齡段一定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夠,然後,不抱怨,不後悔,心安理得接受自己的平凡。
评分前麵部分五星,生硬的結局兩顆星
评分中文的文筆已經很高超瞭,但還是限於翻譯而無法舒展,德語不會,無法評價本身的文學價值,情緒是錶達的很濃烈,故事性實在無趣
评分我十分佩服維特不與世浮沉的性格和決絕,他適閤那個時代,相信崇高,相信價值的時代,如果到瞭這個時代,他得到的絕不會是贊許,隻能是嘲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