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让-雅克·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民主主义者,思想精华和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坚持自然神论,唯心主义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主要倾向,被称为“自由的奠基人”。他生前遭人唾弃被迫流亡,晚年患“逼害性心理分裂症”,1778年卢梭去世,死时穷困潦倒,死后其思想和著作却大受法国社会的膜拜敬仰。
◎ 主要著作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
译者:邓冰艳
热爱文学哲学的青年学者,擅长关于工业技术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法文翻译,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
○ 本版译自1876年典藏版(现为法国图书馆官方唯一认证版本)原著。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
○ 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
○ 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
○ 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因其学术地位和内容影响,成为国内各大本科院校社会学、法学、伦理学专业的必读名著。
○ 本书被称为法国大革命的灵魂,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卢梭整个政治学说的导言。奠定了西方社会形态的著作《社会契约论》正是在本书的基础上深论而写成。
○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卢梭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象,回顾了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为社会学研究、法学发展研究、伦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是学术名著中公认的不朽经典,也是人文科学爱好者最值得收藏的作品之一。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80页,没想到卢梭的一篇论文能够成为一本书,而且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灵魂。 在这本书中,卢梭论述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从原始人进入主题,给出一大堆论据和推理来证明某些学者认为的原始人要更野蛮的论断是错误的。相反原始社会的人类与世无争,与人无争...
评分卢梭的书一向很难懂。《爱弥尔》是,《社会契约论》是,这本《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也是这样,而且在我看来,最后一本书给我带来的困惑程度要远远大于其他两本。以前在阅读他的其他著作——以《社会契约论》为例——的时候,总会一边读作者的论述一边结合现实的问...
评分 评分2p 自由就像那美味的固体食物或者甘醇的葡萄酒,更适合那些早就对此习以为常的健壮之躯,可供他们使用并使他们更强壮,但却不适合那些柔弱、娇嫩之躯,根本无法让他们适应,只能让他们难受、毁灭或者沉醉。 3p 人民一旦习惯主人的存在,便再也无法脱离他。当他们试图打开桎梏...
评分读书之前,对于人的自然状态等一些名词时有所耳闻,也时而有所思考的。主要思考的方面,往往是就个人的感受来说,因为体会到种种不安焦虑等等情绪,会萌生一种想法:是不是只有人才会有这种种的烦恼与痛苦,而自然界的动物简简单单的生活,反倒是有种简单的快乐。这种想法随着...
仔细读过一遍,可以看出卢梭的雄辩和激情。
评分卢梭一定会喜欢儒家孔子什么的......撇去时代局限,卢梭对于真善美自由的坚持还是蛮感动的啊,他说自己是坚持人性本善论的怪胎。虽然读来总是觉得因论题而展开论证太怪了,但是还是有很多金句的~
评分简直是我高中至大一前的思维(但我没这语言能力和思维深度),车轱辘话与感觉。和自己对话自然很爽(和黑格尔什么的相比真是通俗)而我那时候喜欢一女孩,熟了之后我就天真的聊这些什么的及其推荐电影,最后把她吓跑了。附问卢梭,你去原始森林真的是茹毛饮血与原始人同甘共苦吗,还就是看看?反正都一样
评分对自由的思考,从来不属于奴隶。
评分卢梭的观点是私有制和自尊心是不平等的起源,也是不自由的起源。只是论述野蛮人到文明人、同情心到自尊心这样的过程,一些评价把观点说成倾向,然后扣个“反人类”的帽子就有些夸张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