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鮑辛格(Hermann Bausinger,1926— ),德國著名的民俗學傢和日耳曼語言文學研究傢,1960—1992年任圖賓根大學經驗文化學研究所所長,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民俗學從古文化研究轉嚮當代日常生活研究的首倡者和重要推動者。著有《技術世界中的民間文化 》、《“民間詩歌”的形式》、《民俗學:從古代研究到文化分析》等書。其中最具開創性的學術著作《技術世界中的民間文化》在國際學術界産生瞭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已被譯成英語、法語、意大利語、日語和韓語等多種文字。鮑辛格對民俗學的傳統領域即民間敘事和方言也有深入的研究,曾擔任《童話全書》的主編。1993年獲得馬堡大學的“格林兄弟奬”,2009年被授予“巴登-符騰堡州傑齣貢獻勛章”。
本書是德國當代民俗學傢赫爾曼·鮑辛格(Hermann Bausinger,1926— )的一本對話體學術傳記。鮑辛格是戰後德國民俗學的發展進程中最具深刻影響的人物之一,被稱為“日常生活的啓濛者”,這本書既是鮑辛格半個世紀學術人生的寫照,也是民俗學界的中堅學者對半個世紀學術史的迴顧,是三代六位學者共同打造的、在迴憶的基礎上對圖賓根經驗文化學(民俗學)學術思想與學術實踐的反思。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將彼此對立的、非此即彼式的答案引入一個更為復雜的審視之中。”這一直也是某人的信條
评分鮑辛格將民俗學從曆史研究中釋放齣來,轉嚮社會科學意義的文化分析之中。將整體的歐洲學術的語言學和文化轉嚮考慮在內,就好理解他的學術立場瞭。許多的概念和所謂的理論,在他的學術脈絡裏就是分析性的工具。當代德國文化研究還得往下看沃爾夫岡·卡舒巴,吳秀傑的序寫得挺好。
评分重溫
评分鮑辛格將民俗學從曆史研究中釋放齣來,轉嚮社會科學意義的文化分析之中。將整體的歐洲學術的語言學和文化轉嚮考慮在內,就好理解他的學術立場瞭。許多的概念和所謂的理論,在他的學術脈絡裏就是分析性的工具。當代德國文化研究還得往下看沃爾夫岡·卡舒巴,吳秀傑的序寫得挺好。
评分看完鮑師傅這本訪談形式的學術自傳,纔真正可觸摸式地體會到國外的社科發展的高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