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飛力(Philip Alden Kuhn),哈佛大學希根森歷史講座教授、東亞文明與語言係主任,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
陳兼,康奈爾大學中美關係史研究講座教授。
陳之宏,康奈爾大學歷史係教授。
中國現代國傢的形成在何種意義上是一種「中國的」過程?本書認為,早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內部就麵臨著諸多根本性問題上的深刻危機。而如今這個「現代國傢」,是兩個世紀以來對於這些內部挑戰不斷迴應的結果。作者探討的正是在其形成過程中,中國本土提供的知識資源,即「現代性」的中國經驗。
在本書中,作者分別從政治參與、政治競爭與政治控製三個角度入手,探索「現代國傢」在中國形成和發展的「根本性議程」:在政治參與的拓展與國傢權力之間的關係問題上,作者重新審視魏源基於經書典章的傳統所提齣的思考;在探討公共利益是否能同政治競爭相協調的問題上,迴顧晚清改革傢馮桂芬的非正統建議在當時官僚中所引起的反應;麵對調和國傢財政需求同地方社會需要的問題,對比瞭清政府與共產黨政府通過政治控製所做的不同努力和試驗。
作者認為,中國「現代性」的構建,包括這個現代國傢的實現若成為可能,所根據的將不是西方的路徑,而是中國自己的條件與經驗。而中國的「現代國傢」經驗,不僅與中國有關,也具有普世意義。
「一位在西方世界首屈一指的中國歷史專傢所寫的關於東方古老國傢的偉大著作。」
——魏斐德,《紐約書評》雜誌
「本書對於專製統治的原動力做瞭細緻、強有力卻依然十分準確而又得體的探討。」
——「列文森中國研究最佳著作獎」評語
十三哥: 好久不见,听说你结婚了,我很伤心。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上学那几年,我们仨去畅畅书店、去万泉河畔、去野草博雅堂、去潘家园、去中华书局淘书,回来后在旧书的尘埃里,在北区食堂三楼,每人吃一份牛肉炒饭,就能喝掉许多瓶啤酒,聊天,互相吹捧和贬损,再抱着书,...
評分孔飞力的这本小书,不过100多页,是基于他1994年在法兰西学院所作的一系列讲座,也是他大半辈子学术探索的一个总结。他的第一本书《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初版于1970年)讨论了太平天国时期地方社会如何军事化,湘军如何组织起团练并最终击败同样由平民组成的太平军,...
評分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高品质读品。译介国外的经典社会科学类理论著作和学术畅销书是我们图书系列的主要方向。作为一个新的品牌,敬请广大读者关注、批评!您的任何意见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供给我们: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oracode(社...
評分20世纪前半页,中国挣扎在不同的外部势力压迫,和迥异的内部救亡道路中。之前公共号发过文章《中国为什么这么慢》,我却以为,中国绝对算不上慢的了,算算从清政府预备立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宪法大纲》颁布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短短41年间,我们经...
香港這個版本是全版,比三聯版增加些關於建國後曆史的討論。孔教授這本書還是能引發很多的思考與問題,比如什麼叫現代國傢?曆史環境如何?現代化進程中的阻礙與難題?需要從哪些方麵來努力?如何處理擴大政治開放同避免結黨的矛盾?如何在精英以及農民之間平衡稅務?中國現代國傢的規劃是否能夠超越狹隘的基礎和講話的中央集權而獲得實現?這是一個隻能由時間來迴答的問題。
评分讀過一遍,準備再讀一遍
评分沒有想到如此宏大的標題下看到瞭最近真正感興趣的細節。簡短的篇幅掩蓋不住孔飛力紮實的功底。將土地稅收問題的論述從清代延續到四九後,沒有落入俗套,反而精彩絕倫。
评分雖然有時候西方概念套用得不太閤適,但總體而言提齣瞭挺有意思的解釋,特彆是在稅收那章。
评分解釋中國國傢現代性起源的思路效仿托剋《舊製度與大革命》: 現代性這一新事物萌發自舊體製,延續瞭舊體製中的根本性問題/議程...譯者前言寫的真好!有很多孔飛力未在書中明確討論和闡釋的內容,比如,更進一步地指齣産自革命的新中國的曆史正當性...就閤法性這方麵的論證而言,孔飛力的功力比趙鼎新不知道高到哪裏去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