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作者引证了很多古代史实,以古代历史来评价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该文最初发表于1576年。
""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人,但他的""论自愿为奴""却被后世认为是无政府主义和公民抗命的开山之作,而拉波埃西也被认为是最早探讨权力异化的先驱者之一。"
这是在赵越胜的《燃灯者》里,周辅成先生提到的一本书(P34),但是我一直没有找到这本书的相关资料,于是在某个豆瓣小组里发帖求解。几月后终于有高人出现,解开了我长久以来的疑惑,多多少少对这本书有了一些了解。 拉波哀西(Étienne de La Boétie)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
评分掌握和使用某东西,并不代表你拥有那东西的产权。产权是来自你周围所有人的同意,没有他们的同意,就算那东西你使用了多久,它也不属于你。同理,管治权亦来自被管治者的同意,人民的同意。这就是所谓的政权合法性。 假如你家佣人工作能力低下,不断犯错还满口谎言。你会怎么做...
评分掌握和使用某东西,并不代表你拥有那东西的产权。产权是来自你周围所有人的同意,没有他们的同意,就算那东西你使用了多久,它也不属于你。同理,管治权亦来自被管治者的同意,人民的同意。这就是所谓的政权合法性。 假如你家佣人工作能力低下,不断犯错还满口谎言。你会怎么做...
评分众所周知,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和思想基础。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伏尔泰的自然权利说,为大革命的先驱高扬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并使之成为普世价值,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其实,在启蒙运动三杰之前,即16世纪中叶,有一位年轻的法...
93页,很值得一读。
评分力荐~ 另注释有各种吐槽,法国人实在可爱……
评分从政治哲学史脉络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略显单薄,论证的人的“自愿奴性”也并没有多深刻多新颖。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首先呈现出十六世纪占据一席之地的蒙田式的写作风格,作为蒙田的挚友,拉博埃西的书写风格是散漫的,甚至会跑题然后不得不拉回主线,熟悉蒙田风格的读者会立刻辨识出,这也是蒙田的叙事特色,它克服了某种目的论式的暴政,旁逸斜出地添加引文(拉博埃西与蒙田都对古典著作熟稔于心),逻辑结构可扭来转去;其次,当然是这本书作为意义载体的工具,在历史上的征用史与阐释史,在拉博埃西后世的一些法国宗教战争中,人们甚至无中生有地为他的作品加入字句和主张,以此来作为自我的宣言。十六至十八世纪的叙事(包括编辑活动)中,有始终有一种非常疯狂的气质,它挣脱了后世定型的说话范式,充满了狂野、舒展、自由的气质。以后写文讨论。
评分挺短的,翻译得不怎么好,可以一读,读完就想想自己有没有参与到这个自愿过程中有没有为暴君添柴加火就足够了,1528年左右的书啊,就也别说道理浅显不浅显吧,再浅显现在还是有人不懂甚至还更进一步的为奴而奋不顾身。译后记也值得一看,本来写得还行,最后一句话直接吃了一嘴苍蝇。“前些年网上曾有一句话闹得沸沸扬扬:“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虽说这不过是一句网络语言,但确实是很多中国女性的真实愿望。这不是卖身为奴吗?自愿为奴!”哦哟,水平不怎么样,癌倒是患得活色生香。
评分一般吧。400多年,論證過程本身是沒什麼說服力的。煽動性要比理性明顯很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