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最后一天

苏联的最后一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康纳•奥克莱利(Conor O’Clery),曾为《爱尔兰时报》驻莫斯科、伦敦、北京、纽约、华盛顿通讯记者。因报道苏联解体和九一一事件,两次获选为爱尔兰年度最佳记者。另著有 The Billionaire Who Wasn’t。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爱尔兰] 康纳·奥克莱利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80
译者:沈力
出版时间:2014-9
价格:6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45049
丛书系列:理想国译丛
图书标签:
  • 历史 
  • 苏联 
  • 理想国译丛 
  • 政治 
  • 苏联俄罗斯 
  • 纪实 
  • 俄罗斯 
  • 苏东研究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苏联是在枪林弹雨中建立起来的,却是通过政令解散的。

爱尔兰记者奥克莱里是苏联解体的见证者,在本书中,他以1991年12月25日这一天为框架,围绕着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斗争,将苏联最后六年的政治混乱、经济衰败、人心向背,用细致可靠的描写,表现得清晰而传神。

苏联陷入泥潭难以自拔,整个国家的命运和走向,最集中地体现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两个人身上。每个人都看着他们,“就像狼群等着最强壮的两头狼对峙”,看谁会成为领导者。卑微不是戈尔巴乔夫的脾性,宽宏大量也不是叶利钦的风格。两人从最初的联手合作,到后来的冲突不断,终于变得势同水火,各不相让。最终,戈尔巴乔夫不能很好地判断他的人民,在自我认识上更加糟糕,而叶利钦则在动物般的直觉下,听到了远处历史车轮的轰隆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所谓历史时刻,是指那些对于历史走向起到重要改变或推动作用的时刻。它有时震耳欲聋,伴随战火和鲜血,比如十月革命后,苏联的建立;也有时悄无声息,仓促安静的毫不符合它作为“历史时刻”的诚意,比如1991年圣诞节,苏联的陨落。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万历十五年》就尝试...  

评分

2011年 新闻纪实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理想国译丛 2014年9月一版一印 ISBN 9787549545049 “天欲亡我,非战之罪。” 读完这本书,忽然想起项羽的这句“遗言”,西楚霸王因为讲了这句话,被后人笑话了两千年。而这本从某个角度来说同样是讲述政权交替时刻的书,似乎刚好遥...  

评分

这本书读来的感觉,像是在读一部纪录片的剧本,人物悉数登场,时间忽而闪回过去,又忽而闪回到现在的事件。这本书的主线,讲的就是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宣布辞职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这样简单的一件事。但作者以小时的顺序,对应从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以...  

评分

很久很久之前,讀了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在此之前,我從沒見過任何人、任何作者敢於舍一本書的篇幅去描繪一整年所發生的事件,畢竟這樣做的難度太大了。當然,黃仁宇以這本書確立了他獨特的“大歷史觀”並使其為世人所熟知,影響了一代又一代。 只不...  

评分

2011年 新闻纪实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理想国译丛 2014年9月一版一印 ISBN 9787549545049 “天欲亡我,非战之罪。” 读完这本书,忽然想起项羽的这句“遗言”,西楚霸王因为讲了这句话,被后人笑话了两千年。而这本从某个角度来说同样是讲述政权交替时刻的书,似乎刚好遥...  

用户评价

评分

两个男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相杀但绝非相爱的全记录,尽管他们对苏联现状有共同的认识。这本书的文学色彩很浓,对人物的刻画近似莎士比亚的悲剧,而作者的私人态度也暗含在这些刻画中:跳梁小丑似的挑战者叶利钦,和被敌人构陷和为自身所误的废黜国王戈尔巴乔夫。明显,他是同情后者的。当然,作者的评价并没有为这份同情所蒙蔽。在改革的进程中,戈尔巴乔夫“因为回首望向党中央,变成了一根盐柱,无法往前迈进了”,而其自身则“被自己释放的力量扫除”。此书并非解释苏联解体的最佳读本,不过,对那些仍心怀妄想的人倒不失为一个提醒:你无法指望一个专*制*独*裁的政权通过自身进行彻底改革,社*会*主*义与民*主*自*由不可能兼容。

评分

七十四年。

评分

2019053: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中所说:“戈尔巴乔夫让共产主义在东欧垮台,是为了拯救俄国自己的共产主义”,然而戈尔巴乔夫后来在苏联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却也成了反噬自己的力量,不仅让自己被扫除出权力中央,也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虽名为“苏联的最后一天”,却不仅仅是1991年12月25日戈氏的被逐、政权的交接与苏联的土崩瓦解,也串联起苏联的沉疴旧疾、戈氏与叶利钦的争斗、针对戈氏的政变以及苏联如何一步步走向覆灭的历史。奥克莱利深知戈氏其人,对于他的几乎生活在脱离现实幻境中的天真、他的堂吉诃德式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也带着明显的同情,亦论证了在戈氏领导下的苏联走向覆灭的必然性,而戈式的失败也验证了朱特所说:在专政体制下,权力是不可分享的,放弃部分就终将失去全部。

评分

记者写的,就像是一篇纪实文学。在此感谢尊敬的领导借书给我。

评分

买了台版,当然不会买这版。另外,这译者从未听说过。台版的周全可是翻译过好多本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