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燕是当代都市文化的代言人,她也是中国作家中第一个走出国门的背包客。1990年至今,旅行地域很广。她边走边写20余年,坚持着作为一个背包客的随性洒脱,珍惜旅途中每一个冥冥的际遇;她也坚持着作为一个职业作家对历史与现实、时间永恒等问题应有的思虑与考量,这些文字是一位痴迷行走的作家呈现给读者的真正的旅行文学。陈丹燕代表作有《上海的风花雪月》《慢船去中国》《我的旅行哲学》等,她的作品获多种国际文学奖项。
《驰想日——<尤利西斯>地理阅读》是陈丹燕旅行汇系列作品,为同时出版的《捕梦之乡—<哈扎尔辞典>地理阅读》姊妹篇。作家陈丹燕带着20世纪欧洲文学的高峰之一——《尤利西斯》开启了她的旅程。踏着主人公布卢姆在1904年6月16日的漫游足迹,陈丹燕在爱尔兰完成了一场文化与历史、文学与地理的深度阅读。
2013年初夏,布卢姆日,陈丹燕遇见迎着乔治教堂的晨光去买羊腰子的“布卢姆”,与穿着灰蓝色短大衣的“舞蹈老师”前后脚经过一家鲜肉铺,而长裙飘飘的“诺拉”在红砖墙下倏然而行……书中的人物走进了现实,作者个人的驰想与遐思则进入了书中。
在陈丹燕笔下,1904年的都柏林与2013年的都柏林相互对照,相互呼应,相互融合;七八十年代的上海与如今的都柏林同样以一种奇异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作者以其独特的旅行方式,完成了她作为一个欧洲小说爱好者的阅读。
20世纪欧洲的文学高峰之一《尤利西斯》,被很多人称为“天书”,阅读这样一本书需要极大的耐心,极强的文字感受力。作者陈丹燕展现给读者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带着名著去旅行,走进书中的世界,在故事的发生地,与书中的人物相遇、碰撞、擦出火花。
而作为一个作家的旅行,与一般读者又有不同。乔伊斯“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像是打开一个新世界般,为陈丹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方式,更是为其构建了一套认识世界的方法。叶芝,鲁迅,童年的赛璐珞娃娃,1970年代上海某大礼堂中的拉歌比赛……作家信手拈来的意象,让人在1904年的都柏林,2013年的爱尔兰与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海中肆意穿梭,都柏林酒吧中《村路带我回家》的歌声犹在耳边流淌,而意识早已飘荡至洋溢着烟熏味道的上海弄堂。
如果你想去爱尔兰,如果你想读《尤利西斯》,这本书恰如其分地可以成为向导、索引,而在这之上,更有陈丹燕作为一个女性作家极其私人的阅读体验以及人生思考。
读陈丹燕,总是与回忆相关。 多年后拿起这本书,依稀记得大学图书馆的午后,暖阳洒满桌面,枯燥的考研复习间隙,拿起借来的《咖啡苦不苦》,就这样慢慢忘记了时间。浓郁的咖啡香弥漫在欧洲的大街小巷,意识的流动透纸而出,就像与旧友走在马牙石铺就的小巷里,窃窃私语。 急...
评分 评分文/夏丽柠 “爱尔兰的那朵云,谁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样神奇地为整个文学世界执着地解释爱尔兰的心跳,生命,与其间的疼痛与挚爱”。陈丹燕在《驰想日》的开篇用云为爱尔兰刷标签。而在令人驰想的云的背后,陈丹燕想告诉我们的是:走在都柏林的街道上,她遇见了怎么样的《尤利西斯...
评分文/夏丽柠 “爱尔兰的那朵云,谁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样神奇地为整个文学世界执着地解释爱尔兰的心跳,生命,与其间的疼痛与挚爱”。陈丹燕在《驰想日》的开篇用云为爱尔兰刷标签。而在令人驰想的云的背后,陈丹燕想告诉我们的是:走在都柏林的街道上,她遇见了怎么样的《尤利西斯...
评分文/夏丽柠 “爱尔兰的那朵云,谁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样神奇地为整个文学世界执着地解释爱尔兰的心跳,生命,与其间的疼痛与挚爱”。陈丹燕在《驰想日》的开篇用云为爱尔兰刷标签。而在令人驰想的云的背后,陈丹燕想告诉我们的是:走在都柏林的街道上,她遇见了怎么样的《尤利西斯...
读完这本书,不仅想重新细细品一下《尤利西斯》,更想带着《尤利西斯》和这本《驰想日》,一起去爱尔兰,而且最好是在6月16日。
评分就像忽然为你打开一个世界,阅读的和行走的,身体和心灵都不曾到过。喜欢这样的游记。
评分【2018.05】读着或读过尤利西斯,再去爱尔兰,过一个特别的布鲁姆日,感觉才是真书迷
评分就像忽然为你打开一个世界,阅读的和行走的,身体和心灵都不曾到过。喜欢这样的游记。
评分地理阅读还是精彩,那贴满便签的书页,在异国他乡的亲历与重读,真是理想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