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 )
加拿大女作家,当代短篇小说大师,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少女时代即开始写作,37岁时出版第一部作品。她一生专注于中短篇小说创作,讲述小地方普通人特别是女性隐含悲剧的平常生活,以细腻透彻又波澜不惊的话语,洞见人性的幽微处。
★门罗处女作和成名作,甫一出版即大受欢迎
★荣膺1968年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加拿大最高文学奖)
门罗的成名作和处女作,历时15年写成,一举赢得加拿大最高文学奖项总督奖。15个短篇故事里,门罗以非凡的视角观照平凡的生活,显示出足以成为经典作家的特质。
这些故事发生在农场,在河畔沼泽地,在西安大略孤独的小镇和新兴的郊区。女孩跟着父亲上门推销,无意目睹父亲埋藏已久的恋情;两对陌生男女在寂寞小镇里耐着性子相互抚慰,老小姐让智障的孩子们用音乐发出与另一个世界的沟通……作者将注意力投向平常人的欲望及遗憾,爱的欢愉与痛苦,以及逼仄生活中的绝望和负疚,让我们惊觉人心里共同的野心、恐惧和悲哀。
平凡的话语,普通的生活,却勾勒出不同的感觉。 读门罗,也读到了自己,读得满满的受益。也正是这看似卑微的短暂抓拍,才有了不寻常的感动。读着乌德勒支的宁静,不知不觉间流泪了。里面的老太太又何尝不是未来的我们呢?
评分 评分平凡的话语,普通的生活,却勾勒出不同的感觉。 读门罗,也读到了自己,读得满满的受益。也正是这看似卑微的短暂抓拍,才有了不寻常的感动。读着乌德勒支的宁静,不知不觉间流泪了。里面的老太太又何尝不是未来的我们呢?
评分门罗的作品并不适合每个人。 对生活充满幻想的人,又正风风火火活在当下的人,青春年华,得意风光,一眼读出门罗作品里主人公的弱,一种被社会边缘的冷酷,那种生活总感觉远,和负面。春风得意的时候不免洋洋自得,各种抱负各种愿望,自然是瞧不上那种生活里的不堪。 也有一种...
评分http://www.ximalaya.com/swf/album/orange.swf?id=341338 我一直很喜欢门罗。感觉细腻得让人不敢直视。每一篇故事都很吸引人。这本里有四五篇格外出挑。 看完中译本,推荐大家还是读原文,味道更好。 希望有更多人能读门罗,没时间读书,可以听音频书。 http://www.ximala...
果然是女性视角,写作技法一般,但是功力深厚。越是普通的事情越能见真章啊
评分无修饰的冷酷叙述,貌似福克纳的门徒,故事主题基本为女性的成长,视角一半来自女孩,折射成人世界或自身成长,一半来自妇女,展现出某种无法挣脱的压抑境遇,很多故事被设计在女性意识转折的关键瞬间(《男孩与女孩》《周日午后》《一点疗伤药》《明信片》),有的故事在两代或三代女性之间投下浓重的阴影,构成悲剧的复调(《去海滨》《乌德勒支的宁静》《红裙子1946》),有趣的是男性往往不在场(唯一一篇男性主视角叙述《谢谢让我们搭车》),总体风格十分冷硬,不易读,主题十分压抑,《谢谢让我们搭车》《有蝴蝶的那一天》《乌德勒支的宁静》简直就是诛心之作。强推《亮丽家园》,如果读不下去,至少把这篇读完,有关自我的反思与启迪,篇末的句子是2014年看到的第一句充满力量的话语。
评分这本书能让我对自己心不在焉的阅读习惯找一个合理借口,就是她对情节的抗议,她就是在抗议情节,仿佛如果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她就会遭到暗杀,一个针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暗杀。幸好总有一些精彩的句子让你若获至宝。
评分文笔老辣,很像卡佛、塞林格
评分又见心爱的门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