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字卓如,號任公,彆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少年得誌,12歲中秀纔,15歲中舉人。1890年起師從康有為。1895年在北京與康有為發動“公車上書”,參加強學會。鏇為上海《時務報》主筆。1897年任長沙時務學堂總教習。1898年參加“百日維新”,同年變法失敗,逃亡日本,先後創辦《清議報》和《新民叢報》。1913年歸國,齣任共和黨黨魁,不久又組織進步黨,並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晚年在清華大學講學。
一生著述宏富,涵蓋政治、經濟、哲學、法學、曆史、新聞、語言、宗教等領域。其著作編為《飲冰室閤集》。
他是西方學術、思想和文化的傳播者,是民智的啓濛者。在清末民初這個動蕩不安、急劇變革的時代,能將輿論、政治、學問三者集於一身並能登峰造極者,唯梁一人而已。
作為一位孤獨的改革傢,在中國曆史上,可能沒有比王安石更具爭議的人瞭。古往今來對 於他的評價有天壤之彆,在變法、學問、人格各側麵均有所抵牾;同時代的蘇軾、司馬光更在不同時期有過褒貶不一的論斷。本書係統論述瞭王安石的時代政局、思想成長軌跡、執政前後活動、新法內容及成敗、學術與文學、傢庭與交友等幾個方麵,作者以敏銳的學者眼光、嚴謹的史傢筆法,引證史料著作不下百部,並以近代歐美政治為參照,透徹分析瞭王安石新法的成敗得失;並作“考異”十九條,力圖還曆史煙塵中的王安石以真實麵孔。
《王安石傳》視角獨特、思想新銳、資料宏贍、論述嚴謹,一捲在手盡覽北宋政壇、文壇的萬韆氣象,讀之令人耳目一新,引人深思,啓人心智。
很庆幸买了 解玺璋 老师的译版,之前在网上搜了一些版本,有点失望。要么是生硬的翻译,要么是文言文原版,而这本无论翻译还是附加的一些注释以及排版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全文读下来,条目很清晰,也易于理解。 母庸质疑的是,梁启超对王安石的确夸的有点过了,尤其在王安石的用...
評分一 固執 拗相公 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二法家 與皇帝的默契 三 私人恩怨 敵人 蘇軾 夏言 徐階 四 妻妾 是歷史上惟一不坐轎子不納妾,死後無任何遺產的宰相。 蘇軾 家有數妾 司馬光 攜妓往就 五父親 王益 1從不打他 2什麽書都看 王守仁 過目不忘 六 哲...
評分罗振宇在《一次体制改革的反面标本》(第126期)中说这是将心比心,梁启超在写王安石,实际在写自己,说“王安石是三代以下唯一的完人”未必公允,但历史就是这样“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千秋功罪只能任人评说,就像梁启超在《李鸿章传》里开篇说的那样:“天下唯庸人无咎...
評分读「王安石传」,在梁启超先生笔下,我看到了荆公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落寞身影。书中全文辑录万言书,当时年仅三十七岁的王安石就对帝国政经军学各个领域做出了深刻的剖析,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很多事情自以为高深,其实只不过是老生常谈,过往先贤往往比我们看得更加透彻,也总是能...
評分看瞭梁啓超的王安石傳,根本看不下去 林語堂的蘇軾傳。不是蘇軾的問題。
评分主觀色彩太強烈,罔顧事實!
评分這本書讀瞭15天纔讀完,梁啓超先生從各個角度去分析王安石的變法,讓我對古人的智慧更加欽佩。由於曆史知識不夠,隻能一邊看一邊百度查資料寫備注。
评分這本書讀瞭15天纔讀完,梁啓超先生從各個角度去分析王安石的變法,讓我對古人的智慧更加欽佩。由於曆史知識不夠,隻能一邊看一邊百度查資料寫備注。
评分改革總是要觸動利益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