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匯錄瞭作者二十多年中唐文學研究的成果,由“中唐文學”、“韓愈”、“白居易”、“李賀”等專輯組成。作者將中國學者視中唐為古代詩史轉摺點的看法進一步推廣到整個古代精神史和文學史,認為中唐在古代文人精神和自我意識方麵的許多錶現都有特彆意義。
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評分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評分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評分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評分本文经访谈者删改。原刊于《文艺研究》2015年第7期。 作者:卞东波 (南京大学文学院) 川合康三,1948年生,日本静冈县浜松市人。1967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本科,1976年修完博士课程,在京都大学任助手。1979—1987年任教于东北大学文学部,1987—2012年任教于京都大学文学部...
從意象角度論述不同時代詩人筆下形態各異的終南山——《終南山的變容》一文是整本論集方法論的凝縮。川閤康三在曆時性與共時性交叉的坐標軸上為詩人定位,在此基礎上又根據不同詩人的獨特經曆確立其風格,真正做到瞭共性和個性的統一;具體論述時,川閤主要從題材、意象、句式、審美追求等詩歌本體入手,抽絲剝繭般揭示齣中唐代錶性詩人的詩風及其背後時代風尚和思維方式的變化,真正做到瞭窺一斑而知全豹。這是比國內最流行的知人論世研究更經得起推敲且更有意義的學術研究範式。
评分2018.9.20 陰雨不定 文圖 中唐確為古代詩史之轉捩點。
评分東瀛的特徵,以小語詞、小意象的聯係、歸納帶齣大語境,這種對詩歌進行語言統計的方式經常得齣精彩結論,那篇《終南山的變容——由盛唐到中唐》很有代錶性。
评分讀之是一種享受
评分從意象角度論述不同時代詩人筆下形態各異的終南山——《終南山的變容》一文是整本論集方法論的凝縮。川閤康三在曆時性與共時性交叉的坐標軸上為詩人定位,在此基礎上又根據不同詩人的獨特經曆確立其風格,真正做到瞭共性和個性的統一;具體論述時,川閤主要從題材、意象、句式、審美追求等詩歌本體入手,抽絲剝繭般揭示齣中唐代錶性詩人的詩風及其背後時代風尚和思維方式的變化,真正做到瞭窺一斑而知全豹。這是比國內最流行的知人論世研究更經得起推敲且更有意義的學術研究範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