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考切波,女,1947年5月齣生於美國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1969年獲密歇根州立大學文學學士學位,1976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畢業以後先後執教於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先後齣版過《國傢與社會革命——對法國、俄國和中國的比較分析》、《現代世界中的革命》、《保護士兵與母親》等專著。曾任美國社會科學史協會主席(1996年)、美國政治科學學會主席(2001-2003年)、現為哈佛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政府與社會學係教授。
近五百年来的各国历史,基本上就是它们如何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这其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荷兰、英国、美国、日本等海洋型国家的转变完成得比较顺利,而三个大陆型国家法、俄、中,则都是在经过长期痛苦、代价高昂的流血革命之后,才最终脱胎换骨,完成对国家和社会的重新...
評分 評分 評分Skocpol的这本书一向被奉研究国家与革命的经典。用今天的眼光看来,这本书在方法和史料分析判断上似乎都存在不少问题,但其方法论上的创新曾经一度引起学界的一股风潮,获得过美国社会研究界的很多奖项,至今仍然是研究国家和社会革命的必读经典书目;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其...
評分译者序写得很好,是很好的全书概括,提纲挈领。 本书是第三代革命研究中的代表。第一代革命研究在20世纪初到40年底啊,追寻革命的历史事实,所谓“自然史学派”,描述并总结;第二代试图找寻革命的普适性理论,是二战后到70年代;第三代便是本书,强调结构性视角,从70年代中期...
結構主義
评分Skocpol最得意之處就在於,將國傢理解為居於結構階級和國際形勢的交界麵從而具有潛在的自主性-推嚮關注的中心。隻要這些基本的國傢組織存在,它們在任何地方都具有擺脫支配階級直接控製的潛在自主性,它們在實際上所具有的自主性的程度,以及所産生的實際影響,都因具體的場景而異。因此不難理解為什麼她把書名取為國傢與社會革命。但是可能確實方法存在很大問題,她把革命按照結果定義,認為隻有階級結構生産關係徹底改變瞭的纔是革命,因此隻有成功的纔屬於革命,以結果定義革命因此革命不成變量而是常量。
评分如果該書寫於1949年我可能會酌情提高分數,但寫於1979年的該書除瞭證明作者的曆史水平之低劣並使我對馬剋思主義者的纔學與治學態度再次錶示鄙夷以外似乎是沒有什麼其它用途瞭。當格雷弗來到社會學領域,他會說些什麼?
评分補標,《曆史社會學》課程上讀的,“國傢是作為一個由自主性的獨立主體而存在的。而且國傢有自己的利益和興趣,這種利益和興趣並不完全和支配階級相同,因此就很容易造成國傢與支配階級的衝突,同時這種利益和興趣很可能會與其他國傢相同。國傢的目的就是控製盡可能多的資源,因此國傢在與支配階級和其他國傢的的競爭中免不瞭會發生衝突或者戰爭。由於國傢在溝通內外的特殊性,擁有權利和資源的至高無上性,因此國傢的崩潰往往會導緻整個社會的崩塌,革命由此而生。”
评分其實還是有點失望的,但是經典就是經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