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回忆录 韦君宜 历史 文革 知识分子 政治 中国 文学
发表于2024-11-24
思痛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以1998年5月北京十月文艺版《思痛录》为底本,参考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版《思痛录》加以增补修订,另收入作者怀人反思的散文22篇,全面展示作者的沉痛之思。
编辑推荐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编辑推荐:亲历“左祸”——从“抢救运动”到“文革”,痛苦反思。
名人推荐
露沙之路向延安,大砭沟头去又还,抢救过关多少劫,追求民主自由难。
——李锐
《思痛录》值得一读,而且不可不读。因为从这样一部作品中可以看出某一个时代的人情世态以至政治风云。它不仅是一部勇于暴露黑暗的书,而且是一部“孤愤之书”。蒲松龄自称他的《聊斋》是孤愤之书,其实《思痛录》的孤愤还千百倍于《聊斋》,它不仅把千百万普通人都写成牛鬼蛇神,而且这些“普通人”也竟被逼以“牛鬼蛇神”自居,一点也不想反抗。
——黄秋耘
把知识分子看成异类或敌人,或潜在的敌人,是完全错误的。而这点,正是我们几十年来(包括解放以前在内)很多难于收拾的特大错误的基本原因之一(另一基本原因就是必须内部“天天斗”)。
——曾彦修
“肃反”+“反智”:直到文化大革命,也未能超越这个模式。
——邵燕祥
我觉得她一直背负着一个精神的十字架。她为什么支撑病体顽强把《思痛录》写下来?她认为,这些教训太深刻了,太惊人了,太荒谬了!不写下来,良心不得安宁,她背上的十字架放不下来。她的《思痛录》,就是这么直面历史,直面人生,思考我们的历史教训,这也是很有胆识的,也是她晚年重要的一部书。最近几年文艺界没有一本书超过《思痛录》。
——唐达成
《思痛录》如同一块精神化石,将成为下世纪人们了解这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和理解中国革命的入门之书,必读之书。《思痛录》的意义不仅仅属于韦君宜个人,而是成为20世纪末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座标,成为投身革命的一代知识分子大彻大悟的典型象征……把《思痛录》的意义和巴金的《随想录》并称,并非过誉。
——邢小群、孙珉
韦君宜,原名魏蓁一。因投身“一二九”运动而参加革命,从此个人命运与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历史缠绕在一起。她是——清华高材生,热血青年,党的干部,作家,编辑家,背负精神十字架的反思者。
读《思痛录》,虽已经知道诸多四九年之后乱事,但读之仍惊悚,上传下达,但是下不能通上。很多人,尤其中高层官员,只是为了讨好上级领导,领导说干什么就干什么,不顾社会实际情况和民生疾苦,彻头彻尾的一副奴才嘴脸,导致冤假错案无数,死人动则上万甚至几十万,如此祸国殃民,漠视生命,令人发指。很多人入党,看看你们参加的什么下三滥组织?你入党不就为了升官发财混得更好么?书评被删了,我说得过火了吗?
评分几年前买的,当时挺崇拜“两头真”。PS:作者(副部级)在高干病房住了十几年,呵呵。
评分这样的人写这样的书,写不出什么新意来,无非就是当年我多么多苦,怎样怎样被迫害的,但我仍然深深爱着……概括为一句话“某某虐我千百遍,我待某某如初恋”。
评分读过两个版本的老版
评分诚恳
比季羡林的《牛棚杂忆》更加触目惊心。因为这是一个老党员,她看到了“文革”的前前后后,甚至包括解放以前红区的“抢救运动”,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党内就已经埋下了“文革”的引线。 如果说季羡林的经历只是一个知识分子个人的惨痛经历,只是北大这块“社会缩影”中的小小呈现...
评分有关历史的价值和意义,托克维尔曾说过这样一句格言:“当过去不再照亮将来时,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人们不但需要了解历史中光明的记忆,也在失败的历史阴影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中国有关历史的传承和书写是很特殊与尴尬的,自秦汉以后至近代以前,官修的历史往往美化当朝,诋...
评分 评分除了大量亲身经历和感悟,最有勇气的话就是-- “我即是受害者,也成了害人者。这是我尤其追悔莫及的。”
评分以前读书,但凡文章里有关文革的描述,不是人们遭受无情迫害就是选择卑微的隐忍,这让我悲伤之余隐约觉得那个时代似乎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而在已有却少得可怜的文字里,不是被和谐了就是作者们像打擦边球一般,有意无意的规避那段历史,这反倒让历史蒙起了面纱,愈加让人好奇...
思痛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