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的本性

恶的本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埃里希•弗洛姆,世界闻名的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00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2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

出版者:中国妇女出版社
作者:[美] 埃里希·弗洛姆
出品人:
页数:146
译者:薛冬
出版时间:1989
价格:1.90
装帧:32开
isbn号码:978780016109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弗洛姆 
  • 心理学 
  • 哲学 
  • 心理 
  • 精神分析 
  • 埃里希·弗洛姆 
  • 学术 
  • 老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暴力、犯罪、战争……这些在普遍意义上是我们为之厌恶的东西,然而,却从古至今地存在着,为什么? 生活中,我们常常震惊于发生的暴力事件,无论是同情受害者,还是谴责暴力者,我们始终站在一个“视觉层面”上发泄情绪。所谓的视觉层面,也即是一个浅层的我们所看到的景象,...  

评分

《爱的艺术》让埃里希•弗洛姆名满天下。这本《爱的艺术》主要论述了人的爱能力,而这本《人性:善恶天性》可谓是它的姐妹篇,主要讨论的是人的破坏能力、人的自恋与乱伦固着。这些话题都涉及人性中所谓的“恶”的一面,一开始阅读也真的让人有点“心有戚戚焉”。作者...  

评分

《爱的艺术》让埃里希•弗洛姆名满天下。这本《爱的艺术》主要论述了人的爱能力,而这本《人性:善恶天性》可谓是它的姐妹篇,主要讨论的是人的破坏能力、人的自恋与乱伦固着。这些话题都涉及人性中所谓的“恶”的一面,一开始阅读也真的让人有点“心有戚戚焉”。作者...  

评分

这是弗洛姆晚期的一部代表作,是其人性理论的集中阐述。书中从人的善恶问题引出对人性深处的思考,但并不陷于道德教义和空疏的理论。 弗洛姆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于自然和社会中的,处于自然和社会矛盾中的人。弗洛姆从人的自然史来探讨人性的根源,人之所以为人,人...  

评分

(刊于《北京晨报》2015年6月7日A15版) 文/俞耕耘 人心是善是恶?这一问题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古老。很多思想家都只是在描述人心的特征,却鲜有回答人心的本质内涵。弗洛姆的晚期著作《人心:善恶天性》,或许给我们提供了探讨此问题的思维范式。作者仅以六章的篇幅...  

用户评价

评分

爱生、独立和克制自恋形成一种同爱死、乱伦共生和恶性自恋所形成的“衰亡并发症”相对立的“生长综合体”。师承弗洛伊德和马克思,过于频繁的使用希特勒作为恶的例证。“复仇动机与一个群体和一个个人的力量成反比。那些活得很有出息的人没有或很少有这种需要,即使他受到危害、侮辱、伤害,有效生活过程本身就使他忘记过去的伤痛。有所作为的能力强于报复的愿望。”“嗜血渴望:血液似乎是精子的等价物,大地是母亲-女人的等价物。血流尽则死,精流尽则生。”“创造恰恰是恋死狂的对立物。(例:荣格)”“恶是人在逃避其人类责任的悲剧性尝试中丧失他自身。”

评分

: B84-06/5034-6

评分

谈论人性善恶的意义不大,也论不出结论,最终都是为向善背恶而服务。 全部的人类历史都在宣扬善与人类精神,因为人总在深渊边缘徘徊不自知,因为水往低处流。 人的积极与颓唐都是有本能基础的,成为向阳的“生长综合体”对个人更为重要,还是社会。

评分

逃避责任即是恶的开始。

评分

恶是人在逃避其人类责任的悲剧性尝试中丧失他自身。人有回归和前进的倾向,即恶和善的倾向。人心可以变得不近人性,但永远不会是非人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