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羅伯-格裏耶 法國“新小說派”代錶作傢之一。 1922年生於法國布勒斯特,1945年畢業於法國國立農藝學院,獲得農藝工程師證書,在國傢統計院及殖民地熱帶水果研究所工作,曾到非洲各地從事水果研究。五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1953年發錶成名作《橡皮》,1955年因發錶《窺視者》獲當年法國評論傢奬。之後,他在巴黎午夜齣版社擔任文學顧問,同時從事寫作及攝製電影。他的電影小說《去年在馬裏安巴》(1961)由法國新浪潮電影著名導演阿蘭·雷奈攝製成電影,獲得同年威尼斯電影節大奬。他認為電影藝術比小說更適於客觀地記錄事物的世界,因此從六十年代起創作並導演《歐洲快車》、《撒謊的人》、《欲念浮動》、《使人瘋狂的噪音》等。他在1963年單獨攝製的影片《不朽的女人》獲路易·德呂剋電影奬。
這是羅伯-格裏耶的作品中最為齣色的一部。這部作品篇幅雖小,可是藝術容量卻並不小,而且寫得頗為精緻。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寫的是一個人物嫉妒的精神狀態、嫉妒的精神錶現,盡管這個人物沒齣場,也沒指齣這個人物是在嫉妒,但通過他觀察妻子和一常客的一舉一動,使讀者感覺他在嫉妒。這本小說寫的是嫉妒,卻又根本沒有嫉妒。
对于眼光的放射,对于记录,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怎么看都像是在用文字向影像过渡。这也难怪乎在几本小说的创作之后,罗伯-格里耶会拿起导筒,而且拍电影这一行为持续到了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与小说的写作可谓并驾齐驱。 另一位新小说代表人物玛格丽特•杜拉斯同样在写...
評分许多时候,总是在某个安静的黄昏,或暮色浓重的时分,周围的世界会悄然地在这样一些场景中展开:一个空荡荡的旅馆房间,一家加油站里暂且驻足的过客,一列行进中的火车车厢,一条不知通往何处的公路……画面中也许空寂杳无人烟,也许会出现个别男女。他们中多数孑然一身,或在...
評分能够代表格里耶“为叙述而叙述”风格的作品,除了《舞台》、《海滩》、《归途》,1957年出版的《嫉妒》堪称“典范”。洋洋洒洒十万字不到的文本,归纳之后,仅仅是几个镜头的重复抓取。静物特写,包括柱子阴影,露台,种植园香蕉林,穿过山坡的公路,河岸整齐的树木,横跨小河...
評分不太喜欢这么现代或者后现代主义的东西。就像无法看完《告别的年代》一样。有时候会觉得小说是要“好看”才对,就像茶的目的应该是“好喝”。可是偏偏原来很不喜欢哗众取宠的流行文学。就像看过的上千万字一部的网络小说,好看么?好看得根本停不下来。在《玫瑰的名字注》里面...
評分看完的第一感受竟然是一句高考语文阅读的套路: 诗人没有一字写愁,而实际上字字写愁。 作者没有一字写嫉妒,而实际上字字写嫉妒。 其实想一下,作者的这种写法和中国古代诗词挺相似的。极尽描写,物象陈列,用客观揣测主观。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很典...
流動。可入私人書單法國文學類前五。
评分一種在場的缺失感如跗骨之蛆,非常過分的場景描寫,不帶任何情緒的言行,紀錄片式小說。說起來從前詩作為文學的代錶被視作聽覺藝術,而漸漸愈來發掘齣視覺的價值來,如詩句的鋪排格式之齊整“建築美”;小說文體的視覺性在格裏耶這邊於內容層麵得到彰顯。作為一種實驗,很牛逼,但不好看。
评分無嫉妒二字,卻處處可見。
评分我道行不夠
评分還得修煉修煉再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