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罗伯-格里耶 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之一。 1922年生于法国布勒斯特,1945年毕业于法国国立农艺学院,获得农艺工程师证书,在国家统计院及殖民地热带水果研究所工作,曾到非洲各地从事水果研究。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53年发表成名作《橡皮》,1955年因发表《窥视者》获当年法国评论家奖。之后,他在巴黎午夜出版社担任文学顾问,同时从事写作及摄制电影。他的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由法国新浪潮电影著名导演阿兰·雷奈摄制成电影,获得同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他认为电影艺术比小说更适于客观地记录事物的世界,因此从六十年代起创作并导演《欧洲快车》、《撒谎的人》、《欲念浮动》、《使人疯狂的噪音》等。他在1963年单独摄制的影片《不朽的女人》获路易·德吕克电影奖。
这是罗伯-格里耶的作品中最为出色的一部。这部作品篇幅虽小,可是艺术容量却并不小,而且写得颇为精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写的是一个人物嫉妒的精神状态、嫉妒的精神表现,尽管这个人物没出场,也没指出这个人物是在嫉妒,但通过他观察妻子和一常客的一举一动,使读者感觉他在嫉妒。这本小说写的是嫉妒,却又根本没有嫉妒。
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法国小说《嫉妒》,被文学界归为“新小说”派的代表作之一。它对传统小说在人物内心的表现方式上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以叙述者对客观事物和场景在视角上的限制使叙述者成为站在小说外部向内窥探的小说人物。 这种一反常态(一反常态的并不是...
评分能够代表格里耶“为叙述而叙述”风格的作品,除了《舞台》、《海滩》、《归途》,1957年出版的《嫉妒》堪称“典范”。洋洋洒洒十万字不到的文本,归纳之后,仅仅是几个镜头的重复抓取。静物特写,包括柱子阴影,露台,种植园香蕉林,穿过山坡的公路,河岸整齐的树木,横跨小河...
评分《嫉妒》是一部”视觉小说".作为一部小说,介入这部小说的最差的角度偏偏就是从中想读故事。《嫉妒》首先已模糊了叙事者,第一人称叙事者“我”是隐匿的,只有一个个场景的变换和描述,却令读者感受到一个隐匿的叙事者,一个无处不在,默默观察着倾听着监视着的叙事者。福柯...
评分终于看完了,虽然才有几万字,我一直都不能静下心来认真的看,终于昨天把书剩下的一半看完了,刚开始看什么都没有看懂的,看了下序,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人们总是有奇思妙想...书是不错的,不论质量还是内容,看书的时候就好像一个个的电影镜头,不,好像是一个隐形的摄像头,你...
评分二十世纪是不稳定的,浮动的,不可捉摸的,外部世界与人的内心都像是迷宫。我不理解这个世界,所以我写作。 ——阿兰.罗伯-格里耶 在看《24小时》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时...
法国文艺beyond me
评分购于博尔赫斯书店
评分丫居然丢下我 死乐!!!
评分我道行不够
评分百叶窗后的病态视角。就创作手法而言可以给满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