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小说 匈牙利文学 集中营 外国文学 凯尔泰斯·伊姆雷 匈牙利 诺贝尔 正能量
发表于2025-02-25
无命运的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瑞典学院前常务秘书贺拉斯•恩达尔作序推荐
独家收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受奖词
《无命运的人生》是凯尔泰斯•伊姆雷根据自己在集中营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同时也是文学界所公认的其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无命运的人生》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凯尔泰斯的代表作,是作者根据自己在集中营的亲身经历而写成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1944年春,布达佩斯的十四岁少年克韦什•哲尔吉在上班的途中被抓到集中营里。从奥斯威辛到布痕瓦尔德,再到蔡茨,辗转流离间,老实、乐观的哲尔吉和大多数犯人一样自然地适应着越来越恶劣的生存条件,直到后来身体严重衰竭,丧失求生的意志。
哲尔吉以小孩懵懂的观点看世界,在他天真、平静的叙述中看不到任何解释和评判。在他的眼里,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都很自然。尽管环境恶劣,也并非没有幸福的时光。
我们将强加给我们的决定当作一种事实自始至终地生活于其中,而不是生活在我们自己的(相对的)自由所带来的必然性中,我便称之为无命运。
——凯尔泰斯•伊姆雷
他的作品深入刻画了个人对抗历史的野蛮暴政的脆弱经历。
——瑞典学院
《无命运的人生》是凯尔泰斯文学创作的中心……书中对小男孩在奥斯威辛、蔡茨和布痕瓦尔德的生活与苦难简明直白、平淡质朴的描述,极具分量且无可辩驳,这种分量不仅将此书置于个人文学创作的中心,也将它推向当代欧洲文学的中心。
——托尔尼•林德格林(瑞典文学院院士)
凯尔泰斯•伊姆雷(Kertész Imre)
匈牙利犹太作家,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29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4岁被纳粹投入集中营,1945年获救。1953年开始做自由撰人,以写作、翻译为生。童年的集中营经历,对凯尔泰斯的文学创作影响至深。
1975年,构思了十三年的首部长篇自传体小说《无命运的人生》在屡次遭到退稿之后,终于得以出版。然而,直到1985年再版,此书才得到匈牙利国内的关注。《无命运的人生》与此后出版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惨败》和《为一个未出生的孩子哭祷》构成了凯尔泰斯大屠杀小说的三部曲。此外,凯尔泰斯还创作了包括《英国旗》、《苦役日记》在内的多部作品,他的一些演讲和随笔也被整理成集出版。
2005年,由作者亲自操刀改编的电影《无命运的人生》在柏林电影节上映。
自传体小说,犹太少年的纳粹集中营生活。质朴,苦难中也有微笑。诺贝尔文学经典,中文也不少版次了。
评分译林的翻译和上海译文的翻译,差了几百个南海出版公司……
评分看完这本书,我查阅并仔细阅读了维基百科中“犹太人大屠杀“和“匈牙利”两个词条。
评分近日接连读了两部关于集中营的长篇,上一部是《呼吸秋千》,和赫塔•米勒诗化语言下的冷峻不同,《无命运的人生》虽然也写集中营的种种痛苦与黑洞,但凯尔泰斯•伊姆雷却更像是个高度个人化、私人化的写作者,将自己被绑架过、被外来势力剥夺过、被限制过的命运与人生,从那被标签化的“历史”——即那可怕的屠杀中找回来,“因为它是属于我的,属于我自己的,因此我要处理妥当”。因为,“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我已经知道,幸福,如同某种绕不开的陷阱似的正窥伺着我,因为即使在那里,在那些烟囱旁边,于痛苦的间隙中也有过某种与幸福相似的东西。所有的人都只问不幸,问那些‘恐怖的事情’:然而对于我来说,或许这种体验才是最难以忘怀的。是的,下次,我应该给他们讲讲这一点,被讲讲集中营里的幸福,如果别人再问起我的话”。
评分朴实的超乎想象,也许翻译的问题。再也不看这种集中营的自传了。
在我们的心目中,幸福和救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本雅明 伊姆雷笔下集中营的叙事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展开:颜色、片段、气味、杂沓的声音、匆忙一瞥的痕迹与空白中想象,这些东西构筑了这座回忆沙堡,间接引语的大量运用也使得人物之间的沟通成为一桩断断续...
评分 评分 评分“我们永远无法开始新的生活,我们永远只能把以前的生活继续过下去。” 终于看完了那本[无命运的人生]。 对,我们开始不了新的生活,只能把无法继续的生活继续下去。过去的阴影仍然存在。 我明白了。生活永远不能重新开始。我们必须背负着过去继续下去,不能妄想着全新的世...
评分少年久尔吉在蔡茨集中营身受重伤,处在生死边缘,被抬到位于德国境内的布亨瓦尔德集中营,在路上,他看到人们一如往常在在集中营艰辛地活着,闻到萝卜汤那熟悉的香味,他“干枯的双眼”出现了几滴热泪,一句“为自身的荒唐而害羞的,然而却又越来越执拗的悄悄话”出现在他...
无命运的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