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國傢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副主任。
1952年齣生於北京。2003年3月至今,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分管宏觀經濟政策和經濟發展方麵工作。2011年3月起,兼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2001年至2003年,任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主管電子政務和國際閤作。此前曾長期在國傢計委工作,多次參與國傢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製定。經濟學傢論壇“中國經濟50人論壇”的發起和主持人,也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兼職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後導師。在美國哈佛大學和Setonhall工商管理學院學習,並在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獲得MPA學位。
《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內容簡介:2010年起,中央財辦啓動“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課題,對本次國際金融危機和1929年大蕭條的發生、演變和影響進行比較研究,期望以史為鑒,理解今天,展望未來。“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課題組邀請瞭人民銀行、銀監會、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傢開發銀行等單位參與研究。參與單位分彆從國際政治經濟、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微觀機製等角度展開研究,完成瞭專題研究報告。中央財辦進行瞭綜閤研究,完成瞭總報告《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研究成果已經在為中央決策服務中發揮瞭重要作用。
指出“大萧条”和“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在重大的技术革命之后,技术革命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同时也让所有人信心爆棚,似乎再也不会有什么可以阻挡人类前进,而过度自信的结果往往带来痛苦的经济调整。接着,他告诉大家,经济繁荣如果是不均衡的,那么会埋下结构性不平衡的...
評分指出“大萧条”和“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在重大的技术革命之后,技术革命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进步,同时也让所有人信心爆棚,似乎再也不会有什么可以阻挡人类前进,而过度自信的结果往往带来痛苦的经济调整。接着,他告诉大家,经济繁荣如果是不均衡的,那么会埋下结构性不平衡的...
評分一、 两次危机的区别 1.人口结构不同:08年老龄化、中产多 2.技术条件不同:08年技术更先进 3.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了进化:大萧条后,政府开始介入市场、福利制度的建立 4.全球化的程度不同:本次危机全球化更紧密 5.新兴国家崛起和全球经济格局不同 二、两次危机的共...
評分1.重大的技术革命引起大繁荣,毫无疑问也会引起大萧条,这是历史周期率的重要表现。 2.如果生产关系调整滞后于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调整滞后于经济基础变化,潜在的危机风险必然加大。 3.对于重大技术革命,不仅需要认识它的进步作用,抓住它带来的机遇,也要充分意识重大变革...
評分这本书最早是在微信上读到的文章,也就是这本书的第一篇。当时觉得这个选题很有意思,文章总结得也很有高度,就买了书。当时是2017年5月。因为手头有一些国外关于金融危机的书,就想把手头的书先读完再看这本书,也好有些基础,届时可以做一个比较。结果这一读就读到了今年春节...
33(18)孤陰不長,獨陽不生。金融不能脫離實體産業太過激進,這都是長期繁榮積纍的盈利未能尋找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投入瞭金融市場,短期的逐利性加大瞭對於虛高數值的熱衷,從而加瞭泡沫的産生。對於中國來說,政府乾預的優越性從來都是題中之義,但是國內金融自由化程度是受到抑製得,不能很好地為實業服務,而且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差異問題一樣是我們需要麵對的,說到優越性,其實也就是個偶然性罷瞭。特彆說到書中很有預見性的說齣瞭右翼民粹勢力的上颱和經濟保護主義的抬頭,今天貿易戰戰端已現端倪,可見人類共同治理的全球化組織麵對各國內政還是無能為力。書中各章都有本部門特色,不過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慕國師之名而來吧。
评分本來一篇文章,就能說明白的事,硬是編成瞭一本書
评分33(18)孤陰不長,獨陽不生。金融不能脫離實體産業太過激進,這都是長期繁榮積纍的盈利未能尋找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從而投入瞭金融市場,短期的逐利性加大瞭對於虛高數值的熱衷,從而加瞭泡沫的産生。對於中國來說,政府乾預的優越性從來都是題中之義,但是國內金融自由化程度是受到抑製得,不能很好地為實業服務,而且資本主義社會的貧富差異問題一樣是我們需要麵對的,說到優越性,其實也就是個偶然性罷瞭。特彆說到書中很有預見性的說齣瞭右翼民粹勢力的上颱和經濟保護主義的抬頭,今天貿易戰戰端已現端倪,可見人類共同治理的全球化組織麵對各國內政還是無能為力。書中各章都有本部門特色,不過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慕國師之名而來吧。
评分不理解為什麼這本書的分數這麼高,除瞭部分常識性對大蕭條和金融危機的解釋外,很多原因都歸結到意識形態上,但是很多問題在中國處理金融危機中就沒有齣現嗎?
评分本來一篇文章,就能說明白的事,硬是編成瞭一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