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法问题上与学生的对话记录。作者强调经济学家必须以“常无”的心态,从现代经济学的“本体”,即理性人基本假设出发,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体现了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海报:
方法论的学习能使我们更好的掌握事物的一般规律。这本书就是一本很好的方法论书籍。内容大概有三分之一在不断论述本体和常无的重要性和原理。我能从中了解到经济学中的一些假设,原理和理论基础。在以后学习经济学理论上更能事半功倍。而更重要的是以批判和实用性的态度来学习...
评分《论经济学方法》是林氏经济学的治学方法论,对话体,非常值得一看。 小结分成3部分看法:理论部分,本体与虚无,经济学家。 一、理论部分 (1)理论 -理论是用来解释现象的一套简单逻辑体系。(不管社会科学的理论或自然科学的理论,都是一个所要解释的现象背后的各种变量之...
评分 评分 评分方法论的学习能使我们更好的掌握事物的一般规律。这本书就是一本很好的方法论书籍。内容大概有三分之一在不断论述本体和常无的重要性和原理。我能从中了解到经济学中的一些假设,原理和理论基础。在以后学习经济学理论上更能事半功倍。而更重要的是以批判和实用性的态度来学习...
林老师借用道德经、论语、大学等文化经典阐明经济学研究的精髓,概括一下就是“本体”和“常无”,本体就是最基本的理论,常无就是不受这些先入的理论影响,去探求经济现象的合理解释。当一个理论不能解释某个经济学现象时,不是这个理论错了,有可能是面临的约束条件不一样,这时是做出理论贡献最好的机会。我有一点疑惑:似乎林的理论都在验证存在即合理的,是不是在为现实做注解,而没能指出现实可能发展的方向?
评分本书的对话给了我学习经济学的信心。 然后被模型和数学啪啪啪打脸。疼。
评分我的学术观点和林老师几乎不同,但这本书里很多哲学层面上的东西说的深得我心。当然,首先得刨去学生的盲目崇拜部分。
评分1抱着“常无”(开放的心态:不受现有理论约束)的心态从“本体”(基本假设:理性人、最优化)出发来研究问题。2、决策者(政府?企业?消费者?);目标、限制条件、可选方案;可选方案的特性、相对的成本和效益=>原因、机制=>与现有理论比较、发展。3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一个以要素禀赋结构、政府发展战略、企业自生能力、产业技术结构内生性、金融结构内生性和政府干预内生性为主要内容,前后逻辑自洽的发展和转型理论体系。
评分我的学术观点和林老师几乎不同,但这本书里很多哲学层面上的东西说的深得我心。当然,首先得刨去学生的盲目崇拜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