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1846—1918) 娘家姓斯尼特金娜。1864年毕业于玛利亚女子中学,同年进入一家师范学校就读,次年因父亲病重辍学。1866年进入速记专修班学习,同年在老师奥利欣的举荐下协助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二十六天内完成《赌徒》的创作。1867年2月成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二任夫人。她在陀氏后期的生活与创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事实上是他的速记员、秘书、出版事务经纪人,经济与日常生活中的“守护神”。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后,她将全部精力贡献给了丈夫作品、资料、档案的整理、保管事业。1918年6月9日病逝于雅尔塔。著有《日记》(1923)、《回忆录》(1925)。

倪亮 原名倪延英,浙江余姚人,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哲学系。民盟盟员,翻译家,新文艺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资深编辑。译有《无产者安娜》、《在森林地带》、《柯罗连科》、《格利戈罗维奇中短篇集》(合译)、《相濡以沫十四年》、《淡淡的幽默:回忆契诃夫》(合译)等。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俄罗斯)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
出品人:
页数:440
译者:倪亮
出版时间:2013-9
价格:6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535446
丛书系列:文学纪念碑
图书标签:
  • 陀思妥耶夫斯基 
  • 回忆录 
  • 传记 
  • 俄罗斯 
  • 俄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文学 
  • 自传与他传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她的回忆录在数量众多、相互矛盾的回忆文献中占有相当独特的地位。这些回忆建立在仔细筛选、核实素材的基础上,是最为可靠的,它们鲜活地讲述了最富创作成果时期(1866至1881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他创作了那些伟大的悲剧小说——从《罪与罚》到《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自己最后的扛鼎之作《卡拉马佐夫兄弟》,自己的忏悔,献给了她。将世界文学最伟大的杰作之一献给安娜•格里戈利耶芙娜,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真挚爱情和深深敬意的表达,还是对她之于俄罗斯文学无可怀疑的功绩的承认。谁知道呢,也许妻子不知疲倦的关爱、分担事务的能力,赐予了作家生命中为创作这部伟大的作品所必需的那些年头。

作为家庭成员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爱的丈夫,体贴入微的父亲——这就是回忆录的主题,是该书的主轴,“他是这部回忆录主要的、几乎唯一的人物”,安娜•格里戈利耶芙娜本人在远景,在暗影中,起着不显眼的传记作者加妻子的作用,一位为读者虔敬地复活丈夫的个性特点的女性。

——俄文版编者 C.В.别洛夫、В. A.图尼马诺夫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读书的世界如此遥远,有时候,你会明白生活才是一本真正需要阅读的书籍,当你翻开每一页新的日出或者晨雾或者朝雪或者冰雨,你开始阅读的每一个时刻都是需要用心体会。而这个或那个时刻,你又必须绞尽脑汁思考需要多少文字才能进行顺利得表述清楚。可是,是有这么一些天才,他...  

评分

读书的世界如此遥远,有时候,你会明白生活才是一本真正需要阅读的书籍,当你翻开每一页新的日出或者晨雾或者朝雪或者冰雨,你开始阅读的每一个时刻都是需要用心体会。而这个或那个时刻,你又必须绞尽脑汁思考需要多少文字才能进行顺利得表述清楚。可是,是有这么一些天才,他...  

评分

1867年2月15日,在彼得堡的伊兹马伊洛夫大教堂内,20岁的速记员安娜·格里戈利耶芙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娘家姓:斯尼特金)与44岁的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了(也许是正教式的)婚礼。回到新家后,陀氏兴高采烈地向亲友介绍说:“瞧,她是多么迷人!她真...  

评分

在读这本书前,我已经从网络和其他书籍中大略的了解到陀氏坎坷的一生。这本书读完之后(仅仅是回忆录部分),陀氏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奇迹般地从之前灰蒙蒙、闪着零星光点的混沌中渐渐地升腾、崛起,光辉四射。 年龄小陀氏20多岁的安娜(即陀氏夫人)在正式认识作家前,受她父亲影...  

评分

二零一四年夏初,我辞了职,买了杭州—齐齐哈尔—漠河的硬座车票,去北极村看一场极光。长达六十六个小时的旅程,我仿佛要跟自己较劲一般地买了坐票,中途在齐齐哈尔转车时,我在车站候车大厅的角落里偷偷脱下帆布鞋,试图放松一下肿胀的双脚,没成想,竟穿不回去了。那...  

用户评价

评分

在陀氏苦难的一生中,他的妻子真是上天的恩赐

评分

毫无疑问,安娜是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迷妹。和装腔作势的评论家相比,安娜是真正站在小说家立场上的人。

评分

写得挺不错的,可以和专业作家相比。

评分

1. 他的一只眼睛是深褐色,另一只眼睛的瞳孔扩大,几乎占据整个眼珠,连虹膜也给遮得看不见了。2. 他们认识了一个月,陀氏才记住了她的名字。3. 陀氏本人有时把自己的小说“规模宏大”和“题材多样”看作“缺点”,同时,他又明白,他不能也不愿意采取另一种写法。“我把多个独立的长篇和中篇一下子压缩成一部小说。”这句话像是曹雪芹说的。4. 除了他最早的中篇《穷人》外,没有一部作品不写得仓促、匆忙。5. 陀思妥耶夫斯基唱咏叹调,精通法文,是很好的朗诵者,懂得挑选首饰,现代作家应为之汗颜。6.《西斯廷圣母》的微笑中看到了悲伤;提香《拿着钱币的基督》的脸容看见惊人的温和、崇高和痛苦;瓦格纳是一个无聊透顶的德国无赖。7. 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大海,发现爱情。

评分

很多年以后,看着自己未来的第二任妻子,作家将会想起他面对行刑队的遥远下午,当时前一排死囚都已经执刑,作家正感叹人生很短命运多舛,忽然一纸公文特赦流放,作家知道重获新生,当时他没有“抽”。。。||此书有一定程度的对家人的"偏袒",重要的是让读者能够领会作家为什么说他怕对不起自己曾经承受过的苦难.在长女墓前惜别的情形让人心碎(这段会让读者想到另一位作家雨果).陀氏把自己扛鼎之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献给妻子,这无疑给了作者最高的肯定.关于债台高筑,想不通到底是作者对家人偏袒还是陀氏性格使然.感谢上帝,在最后终于有存款了,不然太替陀氏压抑了.因为总是被催稿或者说赶稿还债,所以陀氏惋惜自己的作品没有时间润色和修改.感谢作者作为坚强后盾使得陀氏在有生之年著作丰富.推荐购买,阅读时间5小时.文中注解无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