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男,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曾任海南省作协主席(1996年)、海南省文联主席(2000年)等职。主要作品有“韩少功作品系列”十卷(上海文艺版)曾获多种奖项:《西望茅草地》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飞过蓝天》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马桥词典》获上海市第四届中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一等奖(1998年)、美国第二届纽曼华语文学奖(2010年);《暗示》获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2002年);《山南水北》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2007年);《赶马的老三》获首届萧红文学奖(2011年);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2002年)。作品有三十多种外文译本在境外出版。
编辑推荐
知青一代的精神史。
以大眼界诊断时代,以大悲悯直指人心,具有社会广角与人性深度的心灵书写。
灵动的言表与深刻的思辨自然融合,当代文学的独步标高之作。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精品。作品通过几位五○后从知青年代到转型时期的人生轨迹和恩怨纠葛,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和时代的变迁。作品的聚焦点是性格、情感及价值观的冲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后知青”官员、工人、民营企业家、艺术家、流亡者等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用他们各自的一生回答了时代的精神之问。
这是知青一代的精神史。以大眼界诊断时代,以大悲悯直指人心,具有社会广角与人性深度的心灵书写。灵动的言表与深刻的思辨自然融合,当代文学的独步标高之作。
媒体评论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
格非:像是畸人录,又像是英雄传,对历史和现实具有很强的概括力。
欧阳江河:整整一代人的安魂曲。
臭疤子:贺亦民,流浪儿,小偷司令,科技Geek,过失杀人犯(板砖拍城管),有意思,游击队把嫡系王牌正规军打得人仰马翻。这个人物似乎也是作者笔墨最多的人物。 马涛:民间思想家。政治犯,狱中六年。外号马克涛,小号马克思。 笑月:马涛的女儿,新人类,知青遗留下来的悲剧...
评分《日夜书》是部一代人命运的史诗性作品,写出了一个群体的人生历程,写出了人的多面性。我们的阅读,既可以追寻这代人的行走足迹,又能发现他们对当下时代的影响。 《日夜书》又是部容量巨大、内蕴丰富的作品。在生动的人物和好读的故事背后,暗藏着诸多作者对时代对人物命运的...
评分“多少年后,大甲在我家落下手机,却把我家的电视遥控器揣走,使我相信人的性格几乎同指纹一样难以改变。” 这是韩少功《日夜书》开篇的第一句话,很熟悉,突然想起黄锦炎翻译的《百年孤独》中令人惊艳的开篇...
评分韩少功:从文革时代到改革时代(专访) 《中华读书报》 2013年9月25日 第七版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3-09/25/nw.D110000zhdsb_20130925_2-07.htm 文、木叶 韩少功已年届花甲。 因了《日夜书》,现身上海书展。这是他的第三部长篇,距上一部刚好十...
评分韩少功:从文革时代到改革时代(专访) 《中华读书报》 2013年9月25日 第七版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3-09/25/nw.D110000zhdsb_20130925_2-07.htm 文、木叶 韩少功已年届花甲。 因了《日夜书》,现身上海书展。这是他的第三部长篇,距上一部刚好十...
像是畸人录,又像是英雄传
评分像是畸人录,又像是英雄传
评分叙事摆脱了线性时空,如记忆的原样,杂乱而有章。对知青生活的怀旧与憾悔,身在此山的情感共同体;尤其是改开之后的再度回望,在更大的历史语境下有更复杂的显影,无缝连接到现代性批判。更要紧的是,文字简洁真挚有野力,除了写到下一代时有一点唐突,没有太多戾气。
评分绝非一部陈词滥调的知青小说,幸好我没有错过。虽然故事也就是那些故事,但韩少功明显在结构上下了很大功夫,至于语言,也几乎没什么瑕疵,除了少量的21世纪网络语汇我不喜在严肃文艺里见到,当然这只是个人喜恶。有写百科全书式小说的意图,再加上叙事语调里的追问、反思和自省,相当昆德拉。
评分语言上媚俗的倾向太过明显,读到中间实在忍受不了字里行间的浮躁劲头,终弃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