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英文報刊與近代早期的中西關係

在華英文報刊與近代早期的中西關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吳義雄,1962年生,安徽桐城人,中山大學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近年主要研究方嚮為近代中外關係史和中國基督教史。曾齣版《在宗教與世俗之間——基督教新教傳教士在華南沿海的早期活動研究》“開端與進展:華南基督教史論集”《條約口岸體製的醞釀——19世紀30年代中英關係研究》等著作,發錶論文50餘篇。曾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奬”“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奬”“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等。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吳義雄
出品人:
頁數:474
译者:
出版時間:2012-12
價格:79.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0974092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近代史 
  • 吳義雄 
  • 中外關係 
  • 晚清 
  • 報紙 
  • 思想史 
  • 報刊 
  • 曆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從媒體和公共輿論的角度, 探討鴉片戰爭前中西史關係史的演變。通過商人及傳教士與早期在華英文媒體、“自由貿易”的渴望與廣州體製的衝突、從對抗走嚮戰爭、關於鴉片問題的辯論、中國形象的重新建構、《中國叢報》與中國研究等幾個方麵的研討, 希望能夠豐富人們關於鴉片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論文閤集

评分

論文閤集

评分

對本以為已經窮盡的鴉片戰爭研究有瞭全新的認識,原來在戰爭衝突之下是近代早期英文報刊所代錶的英美散商群體意見的形成,可以說是冰山水麵上和水麵下的關係,大開眼界;進而探討到中國形象的轉變、中國學研究的雛形等問題,也都有史料支撐。總體來說本書寫的比較四平八穩,豐富曆史認識的同時可讀性及架構等還可再進一步,四星半!有文獻上的指導作用,展示瞭在華西文報刊的史料價值和潛力。

评分

早期在華英文報刊充當瞭當時英國散商、美國商人、來華傳教士的喉舌,錶達瞭這一群體的願望和要求:自由貿易、自由通商、突破廣州體製,廢除行會製度,協定關稅、治外法權等。《南京條約》所訂立的原則條款均可以在早期在華報刊所塑造的輿論中尋求根據,這是既往研究和宏大敘事不曾關注的層麵,可以說是另一個角度審視鴉片戰爭的曆史。與此同時,傳教士也依靠報刊媒介積極塑造關於中國形象的知識和輿論,這成為之後乃至西方世界對中國的看法和印象。 曆史研究的價值和意義所在不在於對錶麵趨勢的把握,而是對其中的因素和環節做細緻入微的探索和考察。

评分

這是一本比較細緻也非常周延的專著,從英文報刊的內容齣發,探討瞭中西關係的幾個方麵的主題,如對華態度、政策的轉變、對鴉片、中國文化的看法、以及《中國叢報》這個比較特殊一點的報紙中的早期漢學的情況。基本上是一本比較討巧的做法。但是我比較質疑的是其中關於中西關係的界定,從報紙到輿論、從輿論到現實對策,看似很順滑的邏輯,到底是如何可能的?英文報紙上對中國問題的報道內容,自動就變成瞭中西關係本身瞭嗎?再說,報紙本身就等同於對華關係輿論瞭?說傳播媒介與中西政治經濟關係是可以的。但是,報紙內容似乎還無法直接掛到中西關係本身上來,一個很簡單的追問是,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中西關係?作者比較像是大珠小珠寫滿全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