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真 1968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课程修了,文学博士。现任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国际社会科学系东亚国际关系史专业副教授。主要著作有:《走向近代国家的摸索 1894—1925》(岩波书店,中国近代史丛书2,2010年)、《东亚近代史》(11卷,合编,岩波书店,2010—2011年)、《中国近代外交的胎动》(合编,东京大学出版会,2009年)、《走向全球性中国的路程——外交150年》(合著,岩波书店,2009年)、《1945年的历史认识》(合编,东京大学出版会,2009年)、《中国的外交》(合编,山川出版社,2008年)、《东亚国际政治史》(合编,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7)等。
本书充分利用日本及中国大陆、台湾所藏档案史料,体察清末民初的时代语境,以华盛顿会议等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为案例,梳理、剖析当时外交活动的表象、特点及其本质。对晚清至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外交制度的形成、外交政策的制定、外交机构的兴衰、外交人才的培养,以及重要事件中中央政府、外交官僚、社会舆论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全书力求摆脱以往民初外交史研究中重评价、轻实证的痼疾,还原以往研究中未能注意到的细节和时代特点,并追索民初外交与其前后时代外交的关系。
作者:罗夷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10月28日 《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不算是一本很新的书了。2005年,现在的东京大学大学院总合文化研究科准教授川岛真先生,还在北海道大学任教,当时他应邀访问北京大学历史系,就是带着这部出炉未久的著作而来的,接连几场...
评分川岛真著、田建国译:《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绪论 本书试图通过解读中华民国前期(1912—1926年)北京政府留下的外交档案与文献,诠释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1) 首先要关注的是,负责中华民国前期外交的年轻外交官所具有的“近代”意识和建设...
评分作者:罗夷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10月28日 《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不算是一本很新的书了。2005年,现在的东京大学大学院总合文化研究科准教授川岛真先生,还在北海道大学任教,当时他应邀访问北京大学历史系,就是带着这部出炉未久的著作而来的,接连几场...
评分川岛真著、田建国译:《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绪论 本书试图通过解读中华民国前期(1912—1926年)北京政府留下的外交档案与文献,诠释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1) 首先要关注的是,负责中华民国前期外交的年轻外交官所具有的“近代”意识和建设...
评分作者:罗夷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10月28日 《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不算是一本很新的书了。2005年,现在的东京大学大学院总合文化研究科准教授川岛真先生,还在北海道大学任教,当时他应邀访问北京大学历史系,就是带着这部出炉未久的著作而来的,接连几场...
1/6的篇幅都是注释,这本书太靠谱了!收藏当干货
评分从文献综述开始一路长跪不起——“博论即巅峰”对不少学术狗来讲还真算真理
评分部分章节似乎有所删节
评分感时局多艰,始创不易,寻史穷经,事业皓首。若吾当彼日,恐难当其任。
评分历史学啊星星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