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炫(近代史研究所),男,1966年生,江西赣州人。副研究员。1986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系,同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民国史、中国革命史研究。
中央苏区史,在中共党史中是一段“别样的经历”。中共在1927年国共分裂后,几乎是白手起家开始武装反抗,神话般的故事到1930年代中期暂时画下了一个逗号,1934年中共遭遇的挫折,以博古等为首的中共中央不甚成功的领导固然不能辞其咎,但这些被历史推上中心舞台的年轻人,其实本身也是历史的祭品。
今人研究历史,须抱有对当时人“同情之了解”的态度,几乎成为了陈寅恪最常被引用的一句话。但是,能做到者少之又少。不要说跨代理解,就是对身边人感同身受都很难做到。 我认识的一些人冲我抱怨:历史学的研究一点都不好看。是的,很多研究确实一点都不好看。即便如学...
评分中央苏区的革命为什么会失败?真的就是左倾路线的作用?这是我一直困惑不解的事。过去读了部分关于打AB团的文字,觉得很震撼。更想揭开中央苏区那神秘的面纱。黄道炫这部专著,写得很用心。引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当时的苏区报刊、资料。我读了好几次,总算艰难读完。...
评分在我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一直只用“李德指挥失误”造成一句简单的话而概括掉,令人不明不白。 上大学之后,研习湘军史,细读曾国藩等人著作,了解湘军史上“安庆之战”的前前后后,又联想到第五次围剿,得出一个结论:在飞机空投尚未如今天普及...
评分革命远比历史教科书的残酷和复杂,革命的道路也必然充满曲折和张力。而初生的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央苏区,在1934年前后,就面临这样一个危急的生死关头。那一段充满挫折的革命历史,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需要为了创造新的胜利而书写。革命历史的书写,往往成功经验总结得具...
评分1933年,经历了四次“围剿”失败的蒋介石信心满满又无比谨慎地开始了与中共的新一轮较量。相比于前两次围剿中地方军的不堪重用以及后两次围剿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此次蒋介石在内外环境宽松的情况下,派出50万嫡系部队分路围剿仅有10万多兵力的中央苏区,可谓占据天时、人和...
略枯燥,但在苏区就是抢钱抢地种大烟,看得不胜唏嘘。
评分所谓张力,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和列宁主义的组织体系,才造成了星火燎原之势;所谓限界,来自领导层的幼稚不成熟以及外部压力过大、可回旋余地太小。在延安,“限界”的问题基本被解决了,革命的“张力”被完全释放出来,才造成了国共实力对比的大逆转。
评分革命真的好难。
评分非常值得一读。对革命史神话做历史的解读,平和中正之作。把革命的理念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完全呈现出来了。
评分略枯燥,但在苏区就是抢钱抢地种大烟,看得不胜唏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