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奥伊肯,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奥伊肯自小便喜欢深思人生,酷爱读书。1863年入哥廷根大学,主要兴趣是古代哲学和历史,特别喜欢亚里斯多德。1871年任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1874年任耶拿大学教授,直至1920年退休。40多年中,每天黎明前在河边林间空地讲学,深受学生欢迎。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典藏书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奥伊肯卷)》是一本表达作者内心想法的书。人生就是自主的行动,就是战斗,而精神具有独立性,能够不断地克服物质的阻力取得胜利。精神的胜利最终就是宗教的胜利,因为人是上帝的合作者。仅仅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甚至贬低精神追求的生活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惟有精神的陶冶与升华,才能使人达到真、善、美的崇高境界。文中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克服自然与精神、个体与总体的矛盾,使之不断走向统一,成就崇高的人格。
这是在图书馆哲学书架上随手拿的一本书。虽之前并未听过奥伊肯的大名,但既然在110年前便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应该不差。 但说实话,阅读感受并不愉悦,因为通篇都是论述,读时很容易走神。所以我后面选择了每天只看一小章,这样才慢慢融入并读完,并抄写了很多感觉非常精彩的...
评分 评分由特异、独立和个性等特征而获得的快乐,激励着人的全部生活,给予生活某种内在的满足。 ... 虽然他们(个人主义享乐者,摘者备注)能够不断地得到暂时的满足,但也只是共生和继承在他们的孤立意识状态中,除非放弃个人主义,否则永远不能融合成一个整体。 ... 人不能永远生活...
评分这是在图书馆哲学书架上随手拿的一本书。虽之前并未听过奥伊肯的大名,但既然在110年前便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应该不差。 但说实话,阅读感受并不愉悦,因为通篇都是论述,读时很容易走神。所以我后面选择了每天只看一小章,这样才慢慢融入并读完,并抄写了很多感觉非常精彩的...
评分伊格尔顿写了一本小书《人生的意义》,没有谈价值。实际上,他连意义也没谈,因为他算是个文学批评家。他开篇就说,他自己不是个哲学家。但是,问题在于,哲学家也不是就有资格谈这个问题。我不能说“资格”,容易引起误解。毕竟,谁都应该有资格谈论任何事情,而且还应该捍卫...
无聊
评分不知是否记错,高中教科书里好像出现过他的文章,奥伊肯的书适合出现在高中课本里,高中也应该推行哲学教育。
评分书的体裁很难界定,不过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探讨,逻辑链还挺清楚的。 奥伊尔先回顾了以往的答案,宗教与内在唯心主义;但随着工业化与现代性的引入,这些回答开始被广泛的怀疑。因而详细论述的新的历史观点:自然主义、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并得出“纯粹现实主义不可靠”的结论。短暂回顾宗教等唯心主义的复兴可能之后,引出对意义问题的重构——认为存在一种具有稳固支柱、自由首创、且摆脱不纯动机的精神世界,由此发展出一种自主独立的生活。 文章并没有对精神世界构建的存在性或唯一性进行详细论述,这部分读起来并不信服。但很多小点,如直接经验失效的困惑,以及时代可能性的相异时的焦虑,很有启发性,尤其在“回顾与展望”这一章节,很有共鸣。 始终,“要想战胜怀疑,不能仅仅只靠反省,而要靠生活本身的内在塑造”。
评分一些地方感觉很不错,大部分地方不是很好理解
评分(编辑同志,这真有必要出本书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