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索尔·贝娄 美国文学 美国 小说 外国文学 文学 外国小说 经典文学
发表于2025-04-24
洪堡的礼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诺奖得主索尔·贝娄经典代表作
1976年获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得主、法国荣誉军团骑士、中年作家查里·西特林在走过了一段人生成败道路之后,才开始回忆起他的亡友洪堡·弗莱谢尔。他对潦倒而死的前辈诗人兼导师和挚友的洪堡一直心怀歉疚,洪堡曾教他认识艺术的力量,要他忠于自己的创造性精神。得到洪堡提携而功成名就的西特林在洪堡贫病交加时却并未伸出援手。最终同样落得物质和精神双重破产的他,却借助洪堡留给他的剧本提纲摆脱了物质危机。这时,他忽然悟到人生的真谛。于是,他用一部分钱重新安葬了可怜的洪堡,其余的则希望能有助于自己“新的生活”。
《洪堡的礼物》是索尔·贝娄的第六部小说,出版于1975年,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1976年获普利策奖。小说暴露了物质世界对精神文明的摧残,真实地再现了当代美国社会光怪陆离的生活画面。
《洪堡的礼物》无疑是贝娄在情绪最高涨的时期完成的欣快、混乱的喜剧小说中最为疯癫的一本。
——菲利普·罗斯
这是一部天才的作品,是一位天才才能写出来的作品,精彩绝伦、灿烂辉煌。如果有文学,这就是文学。
——约翰·契弗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1924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1933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于1937年毕业,并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
出版于1953年的《奥吉·马奇历险记》使贝娄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其后,他陆续出版《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系主任的十二月》(1982)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此外,贝娄还出版过诸多中短篇小说集、剧本,以及游记。
在其创作生涯中,贝娄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极富创造性地塑造一些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1968年,法国政府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1976年,由于其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很不可信的叙述者,碎碎念地探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冗长的闹剧,但妙语连珠。
评分若能以一种随意而轻松的姿态,放心地将自己的意识交与作者在回忆、各种领域与时间之间穿梭,味如嚼蜡的索尔贝娄竟也能让我产生阅读本身的快感。《洪堡的礼物》无疑是一本关于物质世界入侵精神生活的书。但真正吸引我的却不是“现代性”与精神危机这个主题,而是索尔贝娄借查理西特林思索之契机,发表的关于诸如爱情、斯坦纳的人智学、厌烦等课题的见解。这种为了刻画人物的掉书袋,在索尔贝娄手里处理得竟不至于那么无聊。尤其是关于爱情的部分,无论是查理的爱情经历、对不同女人的追忆和评点,还是索尔贝娄对性欲的解读,其真诚之深,都让我对这个精神破产、对艺术并无敬意的人同情了起来。总觉得索尔贝娄和伍迪艾伦很相似,简直就是一位没那么有趣但深刻得多的伍迪艾伦。距进入社会的时日无多,自己大概也会遇到查理西特林的那种心境罢。
评分#2016021
评分非常震惊,也明白了罗斯为什么喜欢贝娄:他俩确实很有相似之处。贝娄非常擅长描写知识分子在当今时代的畸形感——既无法摆脱一切,又无法融入一切;既没有真实感,也没有象征感。所以只能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晃来晃去的人”。更加畸形的是:越是“晃来晃去”,就越是只能抱紧故纸堆里一群死去的欧洲老男人的名字不放;而越是抱紧不放,就越是“晃来晃去”。这类自嘲在书中屡见不鲜,如:“在痛苦的时刻,古怪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病入膏肓的小孩床边的玩物”,“形形色色的世界观,你要多少就有多少。一晚上就可以出现五种不同的认识论。没有一种是必不可少的,也没有一种具有真正的力量,更没有一种是可以向灵魂倾诉的”,所以没有什么能够逃脱物质世界的结局。这就应和了罗斯写的那句评论:“所有的一切都是虚妄,什么都不是。”会继续读他。
评分等到合适的时候再读。
《洪堡的礼物》中的“礼物”,关系到查理•西特林人生的命运,同时也给了他未来的自我救赎之路。 作者索尔•贝娄,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曾多次获奖,1976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同年因“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洪堡的礼物》是他的第...
评分洪堡的礼物是什么?从我们大多数人的物质观点来看,应该是那个剧本大纲,他使得“我”免于破产,可是深一层想也许就是洪堡的命运和结局吧,虽然“我”也差点如同洪堡一样,如果不是最后的剧本使“我”还有着最后的挣扎的话,也许“我”的结局与洪堡一样了。 小说表现得是在发达...
评分孟纳沙和我向轿车走去。他用脚帮趿开一些去年秋天的落叶,眼睛从风镜里向外望着,问道:“这是什么,查理?一朵春天的花吗?” "是的。我想这终归会发生的。在这样一个温暖的日子里,万物看起来却更是十倍的死气沉沉。” "原来这是一朵小花,”孟纳沙说。“他们常说,有个小孩...
评分“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掉泪”,这一句此地的民谚,用在彼邦著名作家索尔•贝娄著名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主角查理•西特林身上,严丝合缝得仿若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南墙或者棺材,就是被作者用作书名的那个人——洪堡。 小说起始时,曾经的学术明星洪堡•弗莱谢尔...
评分洪堡的礼物是什么?从我们大多数人的物质观点来看,应该是那个剧本大纲,他使得“我”免于破产,可是深一层想也许就是洪堡的命运和结局吧,虽然“我”也差点如同洪堡一样,如果不是最后的剧本使“我”还有着最后的挣扎的话,也许“我”的结局与洪堡一样了。 小说表现得是在发达...
洪堡的礼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