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库切.1940年出生于南非开普敦,先后在南非和美目接受教育。他著有十部小说,除此尚出版有学术论文、翻译著作和文学评沦。自2002年开始,他定居于澳大利亚。2003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J.M.库切编著的《凶年纪事》是当代最伟大的作家和最深刻的思想家的小说作品。
《凶年纪事》表达了无数人们在社会民主进程中经历的深刻忧思。
一位声名卓著的老作家应出版社约请撰写一本书名为《危言》的言论著作。这是一个可用来表达社会关怀的机会。他写了一系列短论:论马基雅维里、论无政府主义、论基地组织、论自杀性袭击,等等。在文章里,他发出这样的质问:什么是国家的起源,什么是公民和国家之间关系的本质?现代民主国家的公民如何应对国家意志,为什么会把道德考量和公民自由撇在一边去进行一场包含虐囚内容的反恐战争?他困惑于西方人在美英发动的中东战争中共谋关系,并为此而感到自峰也沾有某种难以言述的耻辱。
在社区洗衣房里,他遇见一位迷人的年轻女子安雅。当时她恰好于赋闲状态,于是他给了她一份替他的书稿打字的工作。安雅对政治毫无兴趣,这份工作只是给她提供了某种消遣。她倒坦率地向作家表明:他对自己产生的绮念并不让她觉得讨厌。
安雅的男友艾伦是一个投资顾问,他明白这个世界是以严苛无情的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方式在运作的,对于替自己装点门面的漂亮女友在楼下的老古董那儿浪费时间,他颇为反感。然而作家的某些个人事务却惹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开始构想一个阴谋……
《凶年纪事》很好看,不仅在于内容的丰富,还在于结构的精巧,宛如赋格。书的每页都分作三栏,三种声部同时各自发音而又彼此缠绕、相互呼应,以复调形式在文本中、故事里荡展开来,对位谨致,和声恢宏。最上栏又分作两部分——危言与随札,前者是老作家J.C.的政论文字,关于国...
评分不出所料,库切又写了一本复杂的小说。而且这是他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一部作品,结构形式上的精巧与夸张超过了以“炫技”著称的《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八堂课》,主题则比以往的所有的作品都更驳杂。 这也是他写的最轻松的一本书。单看三层“脚手架”中、下栏的叙述,透露着纳...
评分 评分迄今为止,围绕着库切这本《凶年纪事》仍然是无休无止的争议和疑虑:争议来自政治方面,很多人惊讶地看到这位老作家在书中为“9.11”事件之后的残酷的恐怖主义袭击辩护;疑虑的则是另外一方面,《凶年纪事》极具“陌生化”的形式主义方面的革新,是不是意味着这位曾荣获诺贝尔...
评分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的译者吕宁思在《后记》中写道: 「诺贝尔奖委员会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颁奖词称:“她以【复调式写作】,为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树立了丰碑。”这既肯定了她在【文学手法上的创新】,也赞扬了她作品内容的历史价值。从写作风格上看,她的复调特点是多...
很有意思
评分★★☆☆ 我不太了解库切,此前只读过他的一本书,不过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理解这本书,我倾向于危言和随札中是有他自己的影子的,尤其是对于写作风格前后变化的呈现。危言部分中C先生的政治随笔因朴素的道德主义观点而显得幼稚,行将就木的他也不可能因此获得他想塑造他理想世界的权力。安雅的出现改变了他,他开始理解在他所批判世界中的和他完全不同的阶级,对于安雅也是如此,接触到了完全不同于她生活的另一阶级。最后的结果是他们能够互相理解,尽管他们的相识十分戏剧性且暧昧。库切也许是想说这种相互理解的方式才是摆脱凶年的方法,虽然我并不赞同这一点。抛开C先生写的政治评论,故事的进展并未体现出现代政治的结构对个人的影响,一直被C先生言说的政治仅仅成为了它笔下的一种符号,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 陆建德写的序是真他妈的恶心
评分四星半,那么晚才看库切不能原谅自己,就是撇开脚手架形式,单看内容也新鲜,A栏政论时评赞同与否暂且不论,看问题角度足够标新立异,不强加观点,相反通过BC栏将反对意见如数奉上,够坦荡。三栏内在联系,聪明灵活的延展了小说的内容,同时也开拓了政论时评的戏剧性,独出机杼,别具匠心
评分14 虽然三栏看得我好累,但觉得这个设计还是挺合适的~ PS 三本库切看完,决定可以新加一个作者专属读书标签了,还会继续读他的~
评分复调叙事虽然看起来略费劲,但是有上帝视角的满足感。#2013读书记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