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被并称为俄罗斯文学的“三巨头”,“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其主要作品有《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世界文坛上最复杂、最深刻的作家之一,上帝与魔鬼、圣人与恶人、罪孽与惩罚、苦难与救赎,是其作品的基本主题,他对灵魂的严酷拷问、对人性的无尽探索,影响了20世纪包括福克纳、加缪、卡夫卡、萨特在内的众多作家,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
《群魔》是俄罗斯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具争议性的作品,作品塑造了19世纪40年代的老一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70年代初社会激进青年的群像。以斯捷潘•特罗菲莫维奇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具有社会良知、崇尚真善美,同时又怯懦胆小、庸碌无为;以彼得•韦尔霍文斯基为代表的社会激进分子,反对社会旧秩序、蔑视权贵,同时又阴险狡诈、狠毒无耻。而另一位主人公斯塔夫罗金是典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人物,他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卑鄙无耻,荒淫放荡,是一个极端的享乐主义者,其灵魂和肉体都远离基督,过着魔鬼般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带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时刻感受着体内的兽性与自身的罪孽。斯塔夫罗金有着强烈的罪感意识,可他又无力承担自己的罪孽,无力自我救赎,因此他只能通过消灭自己的肉身——自杀,来消除自己的罪孽。在《群魔》中,每个人物都是善与恶、高尚与无耻、奋进与堕落的奇妙混合,而这些原本对立的东西紧紧纠合在一起,相缠相绕,无法区分。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世界,是一个群魔乱舞的荒诞世界,然而在这充满恶的世界中,总有些许对善的感知,在每一个人身上,或明或暗地闪动着微末的亮光。
读《群魔》,心里有点混乱麻木,一方面,在阅读上卷的时候,甚至觉得颇为无聊,觉得情节和表演夸张,像舞台剧而不具有某些非现代小说的真实尺度(最显眼的例子是沙托夫那离婚了三年的妻子玛利亚找上门来分娩,生一个别人的孩子,而沙托夫高兴得不得了)。尤其是读到斯塔夫罗金...
评分鬼》 (也有译作《群魔》的,不过鬼更加符合原意)是俄罗斯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享誉世界的《罪与罚》之后的又一长篇力作,在《罪与罚》的最后,作家预言了半 个世纪后席卷世界的一场“瘟疫“即使在今天我们似乎也不能说我们已经战胜了这场瘟疫。在这部有些笔走偏锋的作品中...
评分对于俄国历史和托斯陀耶夫斯基的无知使得《群魔》这部小说对我而言或许仅仅是一部小说。因为我读《群魔》完全是受吴飞老师的《自杀与美好生活》一书的影响,因而格外关心并非主角的哲学家基里洛夫的自杀理论。 一、 基里洛夫的形象——彻头彻尾的哲学家 吴飞老师凡言...
评分一 这是一望无际的雪原,又是狂风呼啸的深渊;雪原上是不动声色的明争暗斗,深渊中是繁杂疯狂的灵魂独白。 虽然有人说,没有宗教神学基础,就不要去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可对宗教知识一片空白的我还是读得如痴如醉、神魂颠倒。那些频频迭起的波澜环环相扣,让人的情绪一...
评分鬼》 (也有译作《群魔》的,不过鬼更加符合原意)是俄罗斯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享誉世界的《罪与罚》之后的又一长篇力作,在《罪与罚》的最后,作家预言了半 个世纪后席卷世界的一场“瘟疫“即使在今天我们似乎也不能说我们已经战胜了这场瘟疫。在这部有些笔走偏锋的作品中...
陀翁毕竟不是奥威尔。
评分可怕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重评减1星)
评分他倒下不是为了让你们看到他倒下了,他倒下因为他绝望了。俄罗斯的民族性很感人,它叫你们向善,信神。那种高于一切的光辉的东西与生俱来,不是逻辑和思考能够抵达的,它实实在在,让一切罪恶都离开人民,主动要求进入猪的身体里,群魔会沉入海中,而祂的子民会穿着衣服,坐在他面前。爱是这样的一种高于人的事物,最高的是上帝,即最高的爱。虽然一切渣滓都浮于表面,可最深的肇因确实信仰。一切痛苦都是因为面对信仰,一切罪恶都是面对信仰时获得的痛苦的宣泄。试图通过理性来思索,最终就像基里洛夫。如果通过理性来抑制自己,逃避自己的爱,就像遭受了一切,让你远离的你爱的人,甚至生出了相同程度的恨,最终走向极端。可是你永远不知道,你所爱的人已经宽恕了你。
评分6月打卡成功(ง •̀_•́)ง没有相关历史知识,在前言的帮助下磕磕绊绊地看了一大半,进入熟悉的陀氏伦理困境后才松了一口气。斯捷潘这个真诚而软弱的自由主义者屈从在某种温柔乡中的二十年,恰是什么都无法相信的新一代轻视和竭力避免的。有人走向极端无神论,有人放任内心的卑鄙阴暗,有人控制他人、制造崩溃,有人盲从似是而非的信条……虽然陀氏给出基督作为一切的答案,但吞没了梅什金和阿廖沙的尘世也一样吞没了基里洛夫和斯塔罗夫金。社会的风暴到来时,那些柔弱的、敏感的,那些比常人更容易感到人心中流窜的”群魔“的,总是首先牺牲掉。可惜往往并不能换来大多数人的觉醒和”纯洁“,也许陀氏也自诩为时代敏感的”群魔“之一……另外丽莎和索菲娅,也依然是天真之星和受难之星。(多么想看到阿廖沙和丽莎的故事啊,虽然基本上肯
评分强推这个版本!这个译本有曾被强行删去的《在吉洪的修道室》这一章节,它不仅全面地揭示了斯塔夫罗金的人格,其中的神学探讨在我看来可以比肩《卡拉马佐夫兄弟》的《宗教大法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