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目少年

怒目少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在颱灣,無人不識王鼎鈞。在大陸,讀者常問:誰是王鼎鈞?

他1925年齣生於山東蘭陵;抗日戰爭爆發,他在山東老傢跟著父親打遊擊;1942年,他穿過日占區,到達安徽阜陽就讀國立二十二中學;抗戰末期,他成為國民黨憲兵,曆經徐州、南京、上海、葫蘆島、瀋陽,洞悉國民黨真實麵目;1949年,他在天津被解放軍俘虜,穿著解放軍服跋山涉水,逃到颱灣,亂中景象盡收眼底;1950年代,他進入(颱灣)中國廣播公司做編審組長、節目製作組長、專門委員,先後主編颱北《掃蕩報》副刊,颱北《公論報》副刊,擔任《中國時報》主筆和“人間”副刊主編,幼獅公司期刊部總編輯,閱盡颱灣文化界內幕和各色人物的苦辛與沉浮。

王鼎鈞的創作生涯長達大半個世紀,長期齣入於散文、小說和戲劇之間,著作近40種,以散文産量最豐,成就最大。在颱灣,他被譽為“一代中國人的眼睛”和當代散文“崛起的山梁”。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王鼎鈞
出品人:
頁數:226
译者:
出版時間:2013-1-1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42286
叢書系列:王鼎鈞作品係列
圖書標籤:
  • 王鼎鈞 
  • 迴憶錄 
  • 颱灣 
  • 曆史 
  • 傳記 
  • 文學 
  • 散文 
  • 三聯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這是王鼎鈞“迴憶錄四部麯”的第二部,記錄的是1942年夏天至1945年抗戰勝利,一個中學流亡學生輾轉安徽阜陽、陝西漢陰等地的經曆、見聞與思考。在這一場艱難睏苦、顛沛流離之中,作者如散落的一顆小小的棋子,深味流亡學生的生存境況,見證瞭一個個普通中國人的遭際命運,也從細部揭示齣兵痞、學潮、鄉村自治、青年軍形成的因果及社會的眾生百態。

“中國人生瞭氣,有時候像滾水,有時候像火山。抗戰軍興,中國人蓄怒待發,齣氣的對象有變化,先對外國,後對本國。……齣入於兩種怒氣(對外國和對本國)之間的我,以一個少年人的受想行識,構成《怒目少年》這本書的內容。”

人活著,好比打開一架攝影機,少年時底片感光,不曾顯影,一直 儲存著,隨年齒增長,一張一張洗齣來。王鼎鈞“迴憶錄四部麯”第二部《怒目少年》,正是王鼎鈞流亡學生時代的顯影。1942 年夏天至1945 年抗戰勝利,一個中學流亡學生輾轉安徽阜陽、陝西漢陰等地,在這一場艱難睏苦、顛沛流離之中,他如散落的一顆小小棋子,深味流亡學生的生存境況,見證瞭一個個普通中國人的遭際命運,也從細部揭示齣兵痞、學潮、鄉村自治、青年軍形成的因果及社會的眾生百態。

今人每謂抗戰精神,皆多簡化為艱苦奮鬥,那可僅能言其錶相,唯《怒目少年》得其真諦,故能顯現真相,這就是散文大傢的意境。——硃西寜

那樣一個什麼都打碎瞭的時代,原本世界中所有美好事物轉過來全都成瞭最可怕的威脅,王鼎鈞寫齣的,是從那個時代走齣來後,留在身體裏,永遠的傷疤與恐懼。 ——楊照

叢書介紹

用等待一輩子的自由

寫盡20世紀中國人的因果糾結、生死流轉

齊邦媛、硃西寜、楊照、高華、王奇生推薦

王鼎鈞迴憶錄四部麯:

《昨天的雲》《怒目少年》《關山奪路》《文學江湖》

“對日抗戰時期,我曾經在日本軍隊的占領區生活,也在抗戰的大後方生活。內戰時期,我參加國軍,看見國民黨的巔峰狀態,也看見共産黨的全麵勝利,我做過俘虜,進過解放區。抗戰時期,我受國民黨的戰時教育,受專製思想的洗禮,後來到颱灣,在時代潮流衝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裏解構,經過大寒大熱、大破大立……我的經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現在,就是叫我做個見證。”

——王鼎鈞

抗戰、流亡、內戰、白色恐怖……當時天下已亂,但這四部迴憶錄脈絡清晰,藉個人離亂的遭遇顯現火焰山似的動蕩年代,讀來仿佛章迴小說,精彩故事一個連接一個——這,其實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與血淚換來的!

難得的是作者並未將迴憶錄寫成自己血淚控訴的文章,而是藉一己之受想行識,以文學的求美、史學的求真、哲學的求解將血淚化成明珠,以呈現一代眾生的存在,試圖喚起今人對那個時代中國人最重要的集體經驗的關注和瞭解。不見煽情,不見呐喊,平心靜氣,卻有史詩般的壯闊和觸及靈魂的力量。

《關山奪路》獲聯閤報讀書人2005最佳書奬,“迴憶錄四部麯”獲《中國時報》2009開捲十大好書,《文學江湖》獲第三屆2010颱北國際書展大奬。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20180727#怒目少年 :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之二 小孩子长大了,总归要离开家的。作者17岁离开自己的老家山东,前往安徽阜阳。这条道路不好走,长途跋涉穿过日本的占领区,幸好一路平安,开启了自己正式的求学经历。就读于国立二十二中,在校长李仙洲的努力,成为了一所国立学校...

評分

1941年,鲁籍名将第28集团军总司令李仙洲,率92军驻扎安徽阜阳,不断有不愿接受沦陷区奴化教育的山东青少年前来投奔。李仙洲不忍他们无家可归、无书可读,下令管吃管住。更多山东青年闻风而至。是年冬,李仙洲创办私立“成城中学”,亲任校长,专门收容山东流亡青年。消息传出...  

評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以前看西南联大诸公的回忆录,甚至有点心生羡慕,那样的一个离乱年代,却有着那样充沛的青春。再看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真的自忖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被历史裹挟着,一路走来。王先生是幸运的,在他的晚年还能用他的笔墨为后人记下这...  

評分

去年承山东杨兄转赠鼎公《怒目少年》、《葡萄熟了》两书,一直未有时间细读。或许是我的职业使然,或许是当年《左心房漩涡》给我的印象实在剧烈,我读了几次《怒目少年》的开头,又放下了。 我并不喜欢读传记作品,关键的原因在于一种轮回思想。阳光底下无甚新鲜事。今日人的生...  

評分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抗战记忆      王鼎钧自传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讲述了一名普通的中国人在二十世纪跌宕起伏的人生,著名历史学家高华曾评论说:“(王鼎钧的书)让我们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  

用戶評價

评分

2016年已讀043:作者說自己的迴憶“在我大量閱讀有關史料之後”是望遠和顯微,“在我洞明世事練達人情之後”是生命的對話。這怒目少年的遭際與見聞,不僅是嚮“隔世”尋找“前生”的自身與舊識,更是從皇皇巨著之中與赫赫巨人之下還原一個又一個被淹沒在曆史巨輪中普通青年學生、士兵與百姓真實的血與淚、愛與恨;這不僅是一代流亡學生的生命之酒與青春之火,更是所有生命在山河動蕩、時代傾覆之下的掙紮與悲痛。感謝這所有書寫,照亮瞭被曆史遺忘的一個角落。

评分

王鼎鈞老先生迴憶他42年到45年在戰時中學的流亡生涯。半個世紀前的艱難睏苦顛沛流離印刷在潔白如玉的紙上,真實又魔幻。王先生的文字真是好,遍地硃玉,常有驚人語;寥寥幾字,攝人難翻頁。王先生的迴憶更佳。不談理論主義,隻寫所看所感,中人之姿,凡人之思,觀陸離時局,更添親切真實。書中談及國民黨在戰時中學推崇集體主義,對希特勒評價很高。“專製始能救中國,我讀小學的時候,這句話寫在課本上。期末大考有一道選擇題:‘世界上最好的政治製度是:君主,民主,獨裁,開明專製。’標準答案是開明專製,選獨裁也能得一半分數,選民主完全錯誤。課本引用孫中山先生的意見:中國人一盤散沙,每一粒沙都毫無用處,摻進士敏土(水泥),就可以蓋高樓大廈。(p25)”——救亡壓倒啓濛到這種程度,不知新文化運動先賢作何感想。

评分

大人物的迴憶錄往往是曆史大事的補編,難見個人生活的小,小人物的迴憶錄則往往限於個人恩怨細節中難見曆史全局的大;史傢的迴憶錄往往是事實證據充足但敘述乾癟,文學傢的迴憶錄則敘述生動卻史實方麵多想當然。鼎公下麵這段文字足以證明:他的迴憶錄有兩者之長,能力避兩者之短。—— “一中到瞭城固以後,師生公演京戲籌措經費,阻擋無票的軍人入場,一軍官惱羞成怒,開槍打死一學生。這一槍,把唱”盜禦馬“的打成演“棠棣之花”的,把看《三國演義》的打成看”大眾哲學“的,把到西安蘭州升學的打成到延安升學的。如此這般,某些權威評論傢倒以為自己有先見之明:你看,一中果然有問題!

评分

整整一本都是作為流亡學生輾轉飄零的記錄。與西南聯大風格的迴憶錄不同的是,沒有寫後來的大師們如何在艱難睏苦中弦歌不輟,而是關注更多天賦平常的普通人怎樣在時代的夾縫中活下去。零零散散的敘述中,總有些瞬間,作者的迴憶照亮瞭他們被遺忘的一生,大約這也是迴憶錄的意義之一。

评分

近十年來 少見的讓我讀來不忍釋捲 直到東方漸白 的 力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