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特呂弗(1932-1984),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創始人之一,生於巴黎。童年由“放浪生活”和逃學組成,14歲開始謀生,在迷戀電影、書籍和做零活中度過。
1953年,他將自己的熱情、憤怒和狂熱都投入到《電影手冊》的製作中。1954年,他拍攝瞭第一部影片《一次訪問》。1958年,他製作的半自傳式影片《四百下》獲得瞭戛納電影節“導演奬”。隨之而來的是二十來部影片的拍攝,如《儒爾和吉姆》、《野孩子》、《最後一班地鐵》、《星期天快來吧!》等等。其中《美國之夜》獲得瞭奧斯卡奬,希區柯剋評價它“是國外曾經拍攝過的最好的影片” 。
特呂弗對希區柯剋的友誼從來沒有中止過,他們是那麼相似:對電影藝術的狂熱、嚴格與激情,對明星的迷戀,還有關於動蕩童年的恐懼迴憶。作為錶現不安狀態的藝術傢,他們以各自的方式讓我們分擔他們的煩擾。
本書是法國電影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與世界級懸念大師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剋就電影藝術問題進行的對話錄。這是一本最具“挑戰性”的書,它揭示瞭希區柯剋這個易受攻擊而又敏感的人的真正本質,也記錄下瞭自默片時代起便活躍在影壇上的這位大電影藝術傢行將消逝的藝術秘密。這場交談進行瞭四年,希區柯剋迴答瞭特呂弗關於自己電影生涯的500個提問。特呂弗以俄狄浦斯求神示的方式嚮他發齣詢問,試圖通過希區柯剋的全部作品去搞清“希區柯剋式電影語言”的獨特架構——正是這種架構形成瞭他不可模仿的風格。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何许人也?凡如我辈对电影略知一二者,或对悬疑惊悚片情有独钟者,都能在听到这个名字后随口说出诸如《蝴蝶梦》、《美人计》、《39级台阶》等如雷贯耳的电影名字,之后便会想起那些个让自己惊恐、揪心的场面和时刻,因为作为一代电影宗师,希区柯克已...
評分当“新浪潮”遭遇希区柯克 ——评《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 1962年4月8日,已经被世界电影载入史册。这一天,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将特吕弗来到了纽约。特吕弗这次前行的目的除了把他导演的新片《夏日之恋》介绍给纽约的制片商外,就是与一向负责新浪潮电影在美国的推广工作的...
評分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何许人也?凡如我辈对电影略知一二者,或对悬疑惊悚片情有独钟者,都能在听到这个名字后随口说出诸如《蝴蝶梦》、《美人计》、《39级台阶》等如雷贯耳的电影名字,之后便会想起那些个让自己惊恐、揪心的场面和时刻,因为作为一代电影宗师,希区柯克已...
評分1、希区柯克二十三岁时(即1922年)首次参与创作由格雷厄姆-卡茨执导的影片《女人对女人》,故事由希区柯克的一位女同事创作(该名女同事曾与卓别林共事,当时英国人以为凡与卓别林合作过的人一准儿都是天才)。希区柯克担任改编者、对话作者、副导演和布景师(原来的布景师临...
評分当“新浪潮”遭遇希区柯克 ——评《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 1962年4月8日,已经被世界电影载入史册。这一天,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将特吕弗来到了纽约。特吕弗这次前行的目的除了把他导演的新片《夏日之恋》介绍给纽约的制片商外,就是与一向负责新浪潮电影在美国的推广工作的...
你能看見的態度跟熱情。
评分恩。。。。。
评分光是聽他講故事就夠吸引人的瞭,更何況他所拍的“點心的截斷麵”!
评分早先有個譯本叫《希區柯剋論電影》,真的愛電影的人看這本書是再好不過瞭。不過看之前最好看過希區柯剋的大部分影片,因為特呂弗問的很具體,希區柯剋談的也很具體
评分聽著貝多芬看完的。希區柯剋某些方麵很米開朗琪羅,比如必須在工作中尋找自己。雖然欣賞不瞭他的電影,但他確實擁有完整的電影思維,無師自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