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努尔·康德 Immanuel Kant(1724—1804),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钟爱这本书的原因有二:一来,这是《纯粹理性批判》的一个非常好的译本;二来,韦卓民先生是我母校的老校长,这也算是对他老先生的一个纪念。
韦卓民先生的译本,是1962年应商务印书馆之约而译的。他的翻译“主要是以英人康蒲·斯密(Norman Kemp Smith)1929年出版的英译本为蓝本,而对照Benno Erdmann莱比锡1878年的德文版和Ernst Cassirer柏林1922年的德文版,并参考穆勒尔(F.Max Müller)伦敦1881年的英译本,以及胡仁源、蓝公武两先生的中译本,旨在于这次翻译中不失康德原书的本意。”韦先生懂德文,却根据康蒲·斯密的英译本转译,理由之一是他自认为对于英语更有把握。他说:“我对于英语比较有把握。读德文本时,虽能理解,但稍不留意,便错误难免,而读英文本时则言从意顺,没有隔阂。依我的翻译经验,在我译外文时,如作者写作水平远远超过我写这种外文的水平,则我的翻译是有些靠不住的。康蒲·斯密所写的英文,我自感也勉强能写出,故不难翻译。”韦卓民:《〈纯粹理性批判〉中译者前言》,见韦卓民译《纯粹理性批判》卷首,1991年初版,第1-2页;2000年校订版,第5-6页。由此看来,韦先生的治学态度是十分严肃、十分认真的。可惜,译出初稿后,尚未修订定稿,便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而韦先生也在1976年就过世了。译稿是由曹方久先生等人整理、校订并于1991年出版的。值得一提的是,韦译本于2000年出了校订版,校订版由邓晓芒先生“根据德国费利克斯·迈纳(FelixMeiner)出版社出版的《哲学丛书》第37a卷(汉堡1956年版,1976年重印),对译文作了一些修改订正。”曹方久等:《韦译〈纯粹理性批判〉校订版跋》,见韦卓民译:《纯粹理性批判》,2000年校订版,第735页。韦译本是《纯粹理性批判》的另一个通行译本。
岁月流逝,但有些阅读体验会在你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记得那时才十八九岁,刚进大学,在那满怀憧憬而又懵懂彷徨的青春岁月里,开始思考起人生的价值和方向。有三本书对自己今后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席勒的《审美教育...
评分用近一年时间来阅读此书,今日读完。原先的那个问题路径由此愈发明显,而且也愈发清晰地认识到此书的意义。无与伦比的精细洞察与不可复制的锐利表述,种种震撼与清洗,常常令人掩卷唏嘘,不知所以。 2011-2012.6
评分坏的哲学会使人走向堕落,好的哲学会使人走向迷茫。 但康德的哲学不会,用批判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往往会造成偏见与不解,但真理却往往蕴含其中,通读全书,也会你会一头雾水,但更有可能的是你更加清楚地看清了许多原本迷雾缭绕的事情
评分中译本序 p2 初版于1781年,再版于1787年。 正文 p18 于是我们就可以把一门单纯批判纯粹理性、它的来源和界限的科学视为纯粹理性体系的入门。这样一个入门将不必称作一种学理,而只应当叫做纯粹理性的批判,而它的用处就思辨方面来说实际上将只是否定性的,不是用来扩展我们...
评分突然觉得,我们国家的历史上还没有这样的艰苦思考为人生的人,康德实在是个怪异之人。看着书,觉得头疼,那种冗长严肃的思考让人的脑袋生疼,不由得精神旁逸,不知去向何方。我无论如何不能做到将自己的大脑变成机器一样的存在,可以面对这样实在、直接、艰难的思想,这可能...
用了整整近两个月时间。主要读的是韦卓民老先生的这个版本,对照剑桥新英译以及邓译与李译。虽然还是有些翻译上的瑕疵,但是个人感觉初读纯批还是这个版本比较顺畅。既然绕不过去,那就直面;也不枉待在哲学系那么多年。
评分翻译存在一些矛盾,可跟英文版对照看。
评分很好的一个译本,何况译者还是我的老校长
评分译笔老到,理解深刻。比胡仁源蓝公武准确,比邓晓芒李秋零好读。第一遍读纯批的话,还是推荐这个本子。另外,康德并不难读,不要被江湖传言误导了;所以真的不必从《导论》入门,更不必先抱着那些“解读”什么的啃。康德说得对,可选择的职业有很多,真不必抓着哲学不放
评分人生中必读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