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仁,男,颱北市人,1965年生。自1990年起進入中國颱灣政治感覺曆史學係學習,先後取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曆任颱灣政治大學曆史學係、輔仁大學曆史學係、颱灣藝術大學通訊教育中心等職。主要著作有:《南北之爭與晚清政局:以軍機處漢大臣為核心的探討》、《世界文化
循諸有清一代,派係連作輿政治發展之密切聯係,其應該是1860年後的生物。自太平軍興與對外關係愈見紛繁以降,中央與地方互動之此消彼長,參與決策之漢官僚漸易形以實,派係活動遂因專製君主決策主動權之外流而益見復起。由此中歸納,光緒十年(1884)甲申易樞前之權力麵目,或可以“恭醇之爭”與“南北之爭”二綫名之。在企圖獨操大權之慈禧太後運作下,終有光緒十年(1884)藉中法越南衡突,而衍生之朝局翻覆。本書即試圖以這二十四年中,南北兩派在做為決策核心的軍機處,透過朝局中重大內外決策、事件的討論、爭論及政治角力,來呈現諸多史著或史料在提及此段曆史時,常用“南黨北黨”等詞,其真實麵目及在晚清政局中所占有之地位。
本書以“辛酉事變”為起點,以“南北之爭”的派係問題為主軸,探討瞭1861-1884年清朝決策核心人事布局的內部變化。本書作者是颱灣政治大學曆史學係教授,書中不僅涉及瞭大量的清代檔案史料、私傢日記,而且還有作者鞭闢入裏的觀點。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有引用俺傢高陽叔叔,給瞭很高評價
评分中國知識分子劣根性啊,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總之是不能妥協,永遠活在鬥爭中。結果隻被人當成棋子利用而已。為恭王一嘆,專業技術人纔畢竟鬥不過宮鬥人纔。可惜報應總是來得晚。
评分也許有這或那的其他說法,外行也不懂,唯這是一流的作者所寫齣的。
评分有引用俺傢高陽叔叔,給瞭很高評價
评分脈絡過分清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