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中华民国》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德关系史的名著。作者充分利用美国、德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历史档案,论述了1928—1938年中,德亲近关系建立后德国对中华民国的政权建设、军事制度、工业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发展所起到的重要影响,指出了近代中国对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并不只是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文化,更在于与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实质性接触。美国《亚洲研究》和《太平洋事务》以及香港《二十一世纪》等书评认为,《德国与中华民国》是研究中德关系史的一本“难以超越”的著作,是关于中国民国史和中国近代史的一项“极其出色”的成就。
读了作者的中译本序言,击节赞叹,期望值陡然升高。 但读完全书,多少有些失落。不知道是柯先生所受的经济统计知识训练不够,还是受困于原始统计资料的缺乏,一些及重要的经济数据缺乏参照对比性。比如,作为重点话题的矿产钨,柯先生只列举了中德钨交易的绝对数量(还是二手数...
评分本书是现任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William C. Kirby)的博士论文,也是他的成名作《德国与中华民国》(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柯伟林是汉学家费正清的关门弟子,也是前任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而这本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的书也有很强的费正清学...
评分读了作者的中译本序言,击节赞叹,期望值陡然升高。 但读完全书,多少有些失落。不知道是柯先生所受的经济统计知识训练不够,还是受困于原始统计资料的缺乏,一些及重要的经济数据缺乏参照对比性。比如,作为重点话题的矿产钨,柯先生只列举了中德钨交易的绝对数量(还是二手数...
评分本书是现任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William C. Kirby)的博士论文,也是他的成名作《德国与中华民国》(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柯伟林是汉学家费正清的关门弟子,也是前任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而这本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的书也有很强的费正清学...
评分本书是现任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William C. Kirby)的博士论文,也是他的成名作《德国与中华民国》(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柯伟林是汉学家费正清的关门弟子,也是前任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主任,而这本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的书也有很强的费正清学...
“我们无需隐瞒,我们正需要中国的墨索里尼,中国的希特勒,中国的斯大林!”——类似的描述在易劳逸《流产的革命:1927-1937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也可见到。巧合的是,这批人恰恰是深受西风熏陶教化名校出身的社会精英,所谓当今“波士顿人”的祖宗
评分: D829.516/4924-2
评分读了第六章
评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战争的首要问题
评分中德日的关系好复杂 呵呵 航院当年还是希特勒和蒋公合作的时候建设的风洞呢 就在清华 呵呵 还有一个不错的楼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