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e Durkheim (1858-1917)塗爾乾(杜爾剋姆、迪爾凱姆),法國社會學傢,社會學的學科奠基人之一。1858年4月15日齣生於法國孚日省埃皮納爾一個小城鎮的猶太教教士傢庭。幼年曾學習希伯萊文、舊約和猶太教法典。青年時代放棄瞭宗教信仰,走上實證科學的道路。1879年,就學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1882年畢業。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學教書。其間赴德國一年,學習教育學、哲學、倫理學,深受W.馮特實驗心理學的影響。1887~1902年,在波爾多大學教書,並在那裏創建瞭法國第一個教育學和社會學係。1891年,被任命為法國第一位社會學教授。1898年,創建瞭法國《社會學年鑒》。圍繞這一刊物形成瞭一批年輕社會學傢的團體──法國社會學年鑒派。1902年後執教於巴黎大學。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斷瞭這位反戰學者的學術研究,他的兒子和許多學生死於戰場,他受到極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會分工論》(1893)、《社會學方法的規則》(1895)、《自殺論》(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本書是作者的一部重要社會學著作,他通過係統的研究,探索自殺的原因和它的規律性。
《自殺論》是迪氏的一部重要社會學著作,它和《社會分工論》內容十分密切,也可以說,它是《社會分工論》的續篇。因為在《社會分工論》的最後一部分已對社會分工而引起的社會病態進行瞭分析。作者認為,所謂自殺,就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並知道會産生這種結果的某種積極或消極的行動直接或間接地引起的死亡”。
想想还是在这篇文章贴在中文版的自杀论后面吧,因为观众可以稍微多一点。 涂尔干的自杀论常被认为是定量统计方法在社会学研究中应用的开山之作(其实此说并不准确,同时代用定量方法的还有杜波伊斯),确立了社会学实证研究的典范,最起码,毫无疑问的一点是,涂尔干的自杀论...
評分迪尔凯姆(旧译涂尔干)法国著名社会学家。 一、我的总结: 迪尔凯姆的《自杀论》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自杀的类型和影响因素。文中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反驳了先前对自杀因素的一些错误认识,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
評分法國著名社會學傢凃爾干認爲:社會學傢不應該只熱衷於對社會現象進行形而上學的思考,而應該具有明確界限的現象作爲研究得對象。因此他選擇自殺這樣一個日益嚴重的社會特定現象進行研究,並對自殺做了自己嚴格的定義。即,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並知道會產生這樣的結果的某种...
評分 評分当年写的文章,现在看来写的很烂很凑字数,贴出以鞭策自己。 《自杀论》:一本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教科书 -----读《自杀论》有感 这学期有幸上了“社会学导论”一课,经过老师推荐,读了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自杀论》一书,这本书可...
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评分讀過三遍:第一遍讀的原版,從一個法語使用者的角度,我在作品中看到的是書麵法語錶達的美麗;第二遍是在我抑鬱最嚴重的時候,從一個麵臨“自殺”問題的體驗者的角度,我在作品中看到的是可能解釋我心理狀態的描述;第三遍,從一個有經濟學,社會學,法學,統計學相關背景的研究生角度,我在該作品中看到的是在一個擁有眾多變量的panel data後各學科交錯的壯觀景象。 我想錶達的是,通過這三次閱讀産生的三種體驗,我越來越堅定一個信念:不要停止學習,不要停止體驗,不要拒絕任何一種知識。這不是從功利主義的角度,而是從關照生命的角度,去不斷學習。因為每一個領域的知識都可能增加一個我看世界的維度,當哪怕很細微的東西在我眼前逐漸豐盈起來,我發自內心地覺得活著是有意思的。
评分居然可以把實證做到這個程度。給塗爾乾跪瞭。
评分塗老師說獨身者是糟粕人口????……
评分萬峰老師批語:統農耕社會的農民日子苦,沒人自殺,到城市裏吃好喝好卻排隊自殺,為何?他的說法是,一旦到城市中,人們原有的社會聯係和價值觀全篇崩盤,人一旦苦悶無所依,那麼生命意義何在這類問題自然浮上心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