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伦理学 麦金太尔 哲学 道德哲学 道德 政治哲学 政治学 哲学辩证
发表于2025-02-24
德性之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第一章 一个令人忧虑的联想
第二章 当代道德分歧的性质和情感主义的主张
第三章 情感主义:社会内容和社会背景条件
第四章 先前的文化和启蒙运动对道德合理性的论证
第五章 论证道德合理性的启蒙运动为什么失败
第六章 启蒙运动论证失败的某些后果
第七章 “事实”、阐释与专门知识
第八章 社会科学中普遍概括的特征及其预言力量的缺乏
第九章 尼采还是亚里士多德
第十章 英雄社会中的德性
第十一章 雅典的德性
第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第十三章 中世纪的状况
第十四章 德性的性质
第十五章 德性、个人生活的整体和传统的概念
第十六章 从各类德性到德性及德性之后
第十七章 正义:变化中的德性概念
第十八章 德性之后:尼采或亚里士多德、托洛茨基和本尼迪克特
第十九章 第二版跋
A.麦金太尔(1929— ) 早年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先后执教于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波士顿大学与维特比德大学,现任美国鹿特丹大学哲学系麦克马洪与哈克荣誉教授。麦金太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伦理学家之一,伦理学与政治哲学中社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麦金太尔以其大量的著作,对摩尔以来的元伦理学进行了不懈的攻击。他的重要著作《追寻美德》(1981)、《谁的合理性,谁的正义》(1988)以及《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1990),在对西方现代性的根源的追溯中,促进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在当代的复兴。
批判他人有余,自我创建不足。
评分批判他人有余,自我创建不足。
评分如果现实的道德语言真如作者所说,处于严重无序的状态,如果情感主义自我对道德的解释缺乏任何终极标准,那么,谁又有资格来制定这样一种“终极标准”呢?我们又怎么能知道这就是我们期望的那种“终极标准”呢?
评分麦金泰尔的想象如今已成现实
评分德性之后,没大毛病
恐怕任何一个中国人,在读完美国伦理学家A.麦金太尔这本《追寻美德》后,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中国,美德怎么追?我认为,麦金太尔这本写给八十年代西方读者的书,的确很适合新世纪的中国人,虽然东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认知,并且本书中很多具体的观点与中国关涉亦不深,...
评分Chapter 10 英雄社会中的诸美德 《荷马史诗》的叙事为当代有关古典社会的讨论提供了一种道德背景,为当时的道德秩序提供了说明,这种道德秩序到现在其信念与概念仍具有部分影响力。 荷马史诗中的社会,其基本价值是既存的、先定的,每一个体都在一个明晰而高度确定的角色与地位...
评分种种追寻都摆脱不了现代世界的黑暗。麦金太尔虽然说自己不是悲观主义者,但那只不过说明他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的悲观主义者罢了。同维特根斯坦的某些论述对比一下会很有意思。他们把世界的黑暗视作它的本性,而非它的某种走向或某种趋势。作为一盏明灯,让我们清醒的没入黑暗。 ...
评分如果对从古希腊到现代的西方哲学没有深入了解,基本上都不会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用来批判道德哲学,立论部分主要在第15章,在此章作者把道德表述为一种叙事,我的理解就是,谈道德,不能脱离群体的历史和背景,每个个人同样处在由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生活环...
评分种种追寻都摆脱不了现代世界的黑暗。麦金太尔虽然说自己不是悲观主义者,但那只不过说明他不是我们所说的一般的悲观主义者罢了。同维特根斯坦的某些论述对比一下会很有意思。他们把世界的黑暗视作它的本性,而非它的某种走向或某种趋势。作为一盏明灯,让我们清醒的没入黑暗。 ...
德性之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