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正式出版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学术研究又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到90年代末,该书已明显需要再次进行修订。由于本校的一些老专家曾先后参与《中国哲学史》的编写和修改,使得《中国哲学史》具有史料比较全面,分析比较清楚,叙述比较简洁的特点;所以我们这修订的主要工作,是在保留这些内容和保持这些特点的同时,着力去除和改正原有教材中过时的分析框架和术语,以便使修订后的教材既能适应新的时代的教学需要,又能成为一部平实、清楚可靠性强、适用性广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
北大出的书,比较正统的看待中国哲学史。作为入门级教材还是不错的。刚开始接触哲学,需要先建立一种哲学观来看待它,不然容易迷失。等有一定的研究后,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评分读那本书的时候,真的感觉西方哲学的历史上英雄辈出…… 而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我们的哲学家都是奴隶主和地主的代言人,太恶心了……
评分2003年第二版206页,讲陶宏景的那一段有错别字。不该是萧衍吗?为什么写肖衍,还一错错两次。难道这是什么特殊写法吗?如果是的话还请大佬们赐教。 除了错别字,还有就是通篇拿马克思来衡量中国哲学。这样虽说不能算错—我们在这里就暂且先搁置对马克思的争议吧—但是怎么说呢...
评分肯定会有人说这本书不够中立,不够“客观”,总是带着“阶级分析”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文化。 但是我觉得,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却恰恰是最为客观的方法。因为所谓的人的思想,是不能脱离开具体社会现实的,很多人在分析古人的思想中,总是有意无意的...
评分该书意识形态语言很多,不过应该要考虑到是什么时候写的这本书。尽管经过了再版修订,仍有很多,不过我想这也表示后来的修订者对前人的尊重,这毕竟涉及到知识产权。这一点我想读者是应该可以理解的。 除了这一点之外,这本书实在是一本好书,否则不至于都30多年了,还再版,...
这书是被迫看的 但是好吧 这是一本很烂的书 我看了大概一半的样子吧 语言晦涩 不知所云 作者的立场太明显 不够客观 作为教科书真是毁人啊
评分本书唯一的亮点在于史料方面的详实,除此以外,在体例、篇幅分配、尤其是编史纲领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书中充斥着阶级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阉割法,以一种异源的、后来的理论批评中华古学未具备其要素,没有任何的意义;也正因此,读者即使费力分开事实与评价,也完全不能够指望在书中觅得哲学之魅。
评分我总觉得在教材中最根本的是一种爱,比如同一系列的《西方哲学简史》和《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虽然同样失之枯干,但至少能感到,作者是喜爱这些人物和思想的。在这本书里我却看不到一点对中国哲学的爱,只能看到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爱,不对,更确切地说是——谄媚。尤其太平天国那一章,颠倒黑白的屁话几令人不能容忍。
评分读书应该使人优美,在这本教材面前,也应该谦虚,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块海绵,去吸收更多的养分,过分的指指点点也只是暴露自己不得中国哲学的精神。阅读就像是吃“自助餐”,你都已经吃进去了,还怪人家菜不好,显得自己无礼。
评分这么说把:我不知道孙中山算哪门子的哲学家,洪秀全就更不是了。也许作者把政治哲学和哲学本身搞混了,因为哲学包含着政治哲学,也就是你必须在哲学其他方面有所建树,并且他们本身就不是政治哲学家。以至于出现了本不应该是哲学家的人物。而且书中让我看到了中国哲学的落后,以至于某些观点出现在哲学史这么一本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书中却不是那么的合适,让我感到恐惧。因为,这表示着中国没有人推动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以至于每个人物都一直在单打独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