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世界

重构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玛格丽特·J·奥斯勒(Margaret J. Osier,1942—2010),1968年获印第安纳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博士,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历史系教授和哲学系兼职教授,主要研究科学革命的历史和背景以及近代早期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主要著作有《重构世界:从中世纪到近代早期欧洲的自然、上帝和人类认汉》(Recon他uring the World:Nature.God,and Human Understanding from the Middle Agesto Early Modern Europe,2010)、《神的意志与机械论哲学:伽桑狄和笛卡儿论受造世界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Divine Will andtheMechanicalPhilosophy:Gassendi and Descartes on Contingency and Necessi咿in the Created World,1994),编著有《重新思考科学革命》(Rethinking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2000)、《原子、普纽玛和宁静:欧洲思想中的伊壁鸠鲁主题和斯多亚主题》(Atoms,Pneuma,and Tranquillity:Epicurean and Stoic Themes in European Thought,1991)、《宗教、科学和世界观:韦斯特福尔纪念文集》(Religion,Science,and Woddview:Essays inHonor of Richard S.Westfall,1985)等等。

出版者: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美] 玛格丽特·J.奥斯勒
出品人:
页数:217
译者:张卜天
出版时间:2012-8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5772084
丛书系列:科学源流译丛
图书标签:
  • 科学史 
  • 科学哲学 
  • 思想史 
  • 哲学 
  • 张卜天 
  • 宗教 
  • 科学人文 
  • 历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科学源流译丛》之一。综合了最新的科学编史学成果,简要概述了近代早期(大约从1500年到1700年)欧洲人的自然认识发生的巨大转变,特别突出了近代科学的宗教根源、炼金术、阿拉伯思想家的贡献、学科界限的转变、博物学等一般较少强调的内容,描绘了一幅更为复杂和多元的科学演绎图景。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近代思想家们是如何看待自然界的。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中存在着哪些东西?如何解释这些事物及其变化?这种认识是如何获得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在1500年与1700年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亚里士多德的一整套三观,中世纪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渐渐崩坏,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光学、数学、天文学、博物学,从天上到地上,从粒子到身体,从思辨到实验,原先的根基被替换,“终极”的标准是经验与实验,然后现实验证这经验和实验,人则跟着验证后的结果调整自己,改...  

评分

时至今日,现代科学神话早已将伽利略塑造为了遭受”反动权威“迫害、替代“进步真理”受难的科学英雄形象。但近来这一经典形象质疑较多,愈加有崩塌的趋势。学人于是争先恐后,重新审视伽利略与教会的关系,也算造就了一风靡学界的话题。 《重构世界》一书的作者奥斯勒对这段历...  

评分

评分

一样是从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波义耳到牛顿,本书是从数学与物理的学科分类演变的角度,虽然数学变成一种用来描述物理实在的语言,改变了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认识,扩大了知识的范围。 但是作者认为直到牛顿仍然是继承了对古代知识(古代几何和古代智慧)的信念,甚至是对上...  

评分

Osler的书出版于2010年,属于“科学革命”领域较近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说,这本书无论在观点上,还是在史料的展现上,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 与其说是学术论著,这本小册子更像一本科学史的教科书。该书从世界观、自然观的角度梳理了“科学革命”的发生史,时间跨度约有...

用户评价

评分

1500年以来的西方认知方式表现为哲学思辨与观察经验的斗争,后者渐趋占据上风,重构了亚里士多德的世界。

评分

Osler的书出版于2010年,属于“科学革命”领域比较新的研究成果。这本小册子更像一本科学史的教科书,从世界观、自然观的角度梳理了从亚里士多德主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地理大发现激活的经验主义,到机械论,数学物理学、炼金术传统和化学的兴起以及——牛顿革命。从以上内容能看出,该书是对所谓“科学革命”事件的全方位考察,但作者的结论却是倾向于否定这一说法的,事实上,科学在这两百年间仍不过是不同领域方法和形而上学激烈角逐的混乱领域,远非整合完毕的共同体。直到牛顿也是如此,他以《原理》为代表的数学和物理学成就,相比于他一生在神学、自然哲学乃至炼金术上的工作,实在只占了太小的一块

评分

触手可及的科学,我以前觉得科学很远。

评分

认真读了第七章

评分

纯史料,看不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