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富有才华的年轻人,在甘生命最后十年中写下的大量读书笔记。苦难,已不能用来形容他最后的人生路程,但这些用血泪凝成的思想结晶却使他短暂的人生成为一个悲壮的故事。
如果没有那些写在发黄的、陈旧的纸张上的文字,如果那些文字没有那份激动人心的力量,那么,死去已三四十年的张中晓也许就不会在今天被重提。然而,他终于没有被忘记。这不是因为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二十多岁就写下了不少
上海远东出版社曾出版过不少精品,而张中晓随笔集即在其中。兄长与女朋友分手后的那天晚上与其闲聊“楼阁”,话题无意中转到了“无梦楼”。(参见“仰望营造·nokia2100”2007版中“红楼”vs“青楼”一节:http://suxing735.bokee.com/6533385.html)谈论张中晓,不能不提到风...
评分 评分果没有那些写在发黄的、陈旧的纸张上的文字,如果那些文字没有那份激动人心的力量,那么,死去已三四十年的张中晓也许就不会在今天被重提。然而,他终于没有被忘记。这不是因为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二十多岁就写下了不少有影响的文章而显示出他的才华,也不是因为他在一九五...
评分一个人的心灵读本 ——读《无梦楼随笔》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大地,苦难与兴盛并在,思索与迷惘共存,承载了五千年传统文明和近百年的曲折耻辱。文本上,可探究的片断或闪烁微乎其微,文学性与思想性被隔...
评分准确地说,这本书是张中晓的遗稿, 他在当时的苦难中,极度贫困和肺病中, 所写下的一系列札记。 他就如帕斯卡尔说的,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 人的肉体很容易为外力所摧毁, 人的尊严在于人的思想。 晚上偶尔在书店找到这本书,毫不犹豫买了一本, 以前大学时在图书馆看过,...
震撼之作。张中晓以病痛缠身,在一个闭塞愚昧充塞的荒诞国度中做着最徒劳的抗争。如果没有类似他的独语这样微弱的烛光的存在,那个时代该是多么绝望
评分收拾东西,偶然发现,这还是老公好多年以前买的呢。
评分Ever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for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评分一九六三年夏,张中晓整理完三册读书笔记,在序言中感叹再三:“长年幽居,不接世事,贫困之乡,可读之书极少。耳目既绝,灵明日锢,心如废井,冗蔓无似。偶作思索,有宛如走羊肠小道至感。”少时戏拟墓志铭:会稽人张中晓,认真活过、读过、写过、爱过、恨过,在还很不愿死时,死了。
评分永远也忘不了近20年前读到王元化为此书写的序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