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剋·富裏迪,英國肯特大學社會學教授。其學術研究主要圍繞帝國主義問題和發展問題,著有《恐懼的政治》、《恐懼》、《知識分子都到哪裏去瞭》、《神秘的過去,難測的未來》、《帝國主義的新意識形態》等書。
當代知識分子麵臨著尷尬的窘境:平庸、瑣碎、媚俗成為大眾文化乃至知識分子自身揮之不去的陰影。究竟誰是導緻整個社會弱智化的罪魁禍首?
《知識分子都到哪裏去瞭?——對抗21世紀的庸人主義》深刻反思瞭當代知識分子的自身價值與命運,指齣知識分子異化來自內外兩個維度:一方麵是知識分子形象的自我貶損,喪失批判立場,主動退齣曆史舞颱,成為特定人群利益的代言人;另一方麵則是被社會拋棄,在社會生活中失去固有的中心地位,日益被邊緣化。
《知識分子都到哪裏去瞭?——對抗21世紀的庸人主義》的作者弗蘭剋·富裏迪認為,正是知識分子自身的庸人悲觀主義態度和工具主義態度,造成瞭當下知識分子的窘境。
看了这本书,想记录几个名词。 什么是庸人? 一个欠缺人文文化的人;一个只对日常事务感兴趣的人。(The Shorter Oxford Ditionary) 按此化分,可分为工具主义观和英才教育观。工具主义观尽可以顾名思义,那么什么又是英才教育观呢?英才教育观者声称:就是通过提供平等的机...
評分 評分富里迪在这本书中指出由于所谓“平民社会改造”潮流涌动,使“联系现实”和“向公众开放”成为教育和文化生活中的仲裁者,结果就会产生这样的弊端:一是文化精英把公众当作“儿童”,降低文化、学术水准;二文化和学术成为实现民主化进程的“工具”,失去了内在标准,助长了对...
評分本书的目的是提倡通过培养有教养的公众,来推进社会的学术和文化生活。可是作者分明感受到要到达这一目的自己是如此的无可奈何。 知识分子还在,只是这个社会不需要知识分子了。这个现象并非是当下才发生,早在19世纪,尼采、歌德、马克思就已经感觉到了市场这一客观力量如何影...
評分作者开篇对读者的期待,可见作者的知识观。比尼采在《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中的期待较为平和。但是毫无疑问,作者只是一位社会学者,而不是真正的通人。他的思辨有局限,他的忧虑也有些过分。真正的知识分子,或许退隐在声色犬马中。这一切,如草蛇灰线,谁能看得清呢?如果...
心力交瘁...
评分其實譯者的前言就是精華瞭
评分很sb的一本書 作者基本上沒有什麼有力的論據 打著反對把民眾當兒童的旗號搞精英主義 問題您那說來說去一直都是車軲轆話啊
评分原版可以有
评分終於整明白什麼是知識分子,就是一群追求精神生活的人,盡管生活上需要物質,但卻不為其所執迷所束服,與日常工作保持距離,並且始終懷有對終極價值的興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