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一) 論變易、不易皆易之大義
(二) 論重卦之人當從史遷楊雄班固王充以爲文
(三) 論連山歸藏
(四) 論卦辭文王作爻辭周公作皆無明據當爲孔子所作
(五) 論易至孔子始著於是學士大夫尊信其書
(六) 論卦辭爻辭卽是繫辭十冀之說於古無徵
(七) 論孔子作卦辭爻辭又作彖象文言是自作而自解
(八) 論傳經之人惟易最詳經義之亡惟易最早
(九) 論漢初說易皆主義理切人事不言陰陽術數
(十) 論陰陽災變爲易之別傳
(十一) 論孟氏爲京氏所託虞氏傳孟學亦問齣道傢
(十二) 論鄭荀虞三傢之義鄭據禮以證易學者可以推補不必推補爻辰
(十三) 論費氏易傳於馬鄭荀王而其說不同王弼以十篇說經頗得費氏之旨
(十四) 論王弻多淸言而能一掃術數瑕瑜不掩是其定評
(十五) 論以傳附經始於費直不始於王弻亦非本於鄭君
(十六) 論宋人圖書之學亦齣於漢人而不足據
(十七) 論先天圖不可信硃子荅袁機仲書乃未定之說
(十八) 論鬍渭之辨甚確若知易皆孔子所作更不待辨而明
(十九) 論黃宗羲論易取王注與程傳漢之焦京宋之陳邵皆所不取説極平允近人復理焦京之緒又生一障
(二十) 論近人說易張惠言爲顓門焦循爲通學學者當先觀二傢之書
(二十一) 論象數已具於易求象數者不當求象於易之外更不當求數於易之先
(二十二) 論焦循易學深於王弼故論王弻得失極允
(二十三) 論焦循以假藉説易本於韓詩發前人所未發
(二十四) 論假藉說易並非穿鑿學者當援例推補
(二十五) 論易說多依託不當崇信僞書
(二十六) 論易爲蔔筮作實爲義理作孔子作卦爻辭純以理言實卽羲文本意
(二十七) 論說易之書最多可取者少
(二十八) 論漢人古義多不傳漢碑可以引證
(二十九) 論筮易之法今人以錢代蓍亦古法之遺
書
(一) 論尙書分今古文最先而尙書之今古文最糾紛難辨
(二) 論漢時今古文之分由文字不同亦由譯語各異
(三) 論伏生傳經二十九篇非二十八篇當分顧命康王之誥爲二不當數書序與大誓
(四) 論古文增多十六篇見漢誌增二十四篇爲十六捲見孔疏篇數分閤增減皆有明文
(五) 論尙書僞中作僞屢齣不已其故有二一則因秦燔亡失而篇名多僞一則因秦燔亡失而文字多僞
(六) 論伏生所傳今文不僞治尙書者不可背伏生大傳最初之義
(七) 論伏傳之後以史記爲最早史記引書多同今文不當據爲古文
(八) 論伏傳史記之後惟白虎通多引今文兩漢書及漢碑引書亦皆漢時通行之本
(九) 論古文無師說二十九篇之古文說亦參差不閤多不可據
(十) 論禹貢山川當據經文解之據漢人古義解之不得後起之說
(十一) 論五福六極明見經文不得以爲術數五行配五事當從伏傳漢誌
(十二) 論古文尙書說誤以周官解唐虞之製
(十三) 論古文尙書説變易今文亂唐虞三代之事實
(十四) 論尙書義凡三變學者各有所據皆不知專主伏生
(十五) 論衛賈馬鄭尊古文而抑今文其故有二一則學術久而必變一則文字久而緻譌
(十六) 論庸生所傳已有脫漏足見古文不如今文中古文之說亦不可信
(十七) 論百篇全經不可見二十九篇篇篇有義學者當講求大義不必考求逸書
(十八) 論書序有今古文之異史記所引書序皆今文可據信
(十九) 論馬鄭僞孔古文書序不盡可據信緻爲後人所疑當以史記今文序爲斷
(二十) 論二十九篇皆完書後人割裂補亡殊爲多事
(二十一) 論僞孔經傳前人辨之已明閻若璩毛奇齡兩傢之書互有得失當分彆觀之
(二十二) 論焦循稱孔傳之善亦當分別觀之
(二十三) 論宋儒體會語氣勝於前人而變亂事實不可爲訓
(二十四) 論僞孔書相承不廢以其言多近理然亦有大不近理者學者不可不知
(二十五) 論僞古文多重複且敷衍不切
(二十六) 論孔傳盡釋經文之可疑及馬鄭古文與今文駮異之可疑
(二十七) 論尙書有不能解者當闕疑不必強爲傅會漢儒疑辭不必引爲確據
(二十八) 論僞古文言仁言性言誠乃僞孔襲孔學非孔學岀僞書
(二十九) 論王柏書疑疑古文有見解特不應並疑今文
(三十) 論劉逢祿魏源之解尙書多臆說不可據
(三十一) 論孔子序尙書略無年月皇極經世竹書紀年所載共和以前之年皆不足據
(三十二) 論尙書是經非史史傢擬尙書之非
(三十三) 論治尙書當先看孫星衍尙書今古文注疏陳喬樅今文尙書經說考
詩
(一) 論詩比他經尤難眀其難明者有八
(二) 論詩有正義有旁義卽古義亦未盡可信
(三) 論關雎爲刺康王詩魯齊韓三傢同
(四) 論關雎刺康王晏朝詩人作詩之義關雎爲正風之首孔子定詩之義漢人已明言之
(五) 論四始是孔子所定儀禮亦孔子所定解此乃無疑於閤樂關雎工歌鹿鳴
(六) 論班固雲關雎哀周道而不傷爲哀而不傷之確解
(七) 論畢公追詠文王太姒之事以爲規諫範處義説得之非本有是詩而陳古以諷
(八) 論魏源以關雎鹿鳴爲刺紂王臆說不可信三傢初無此義
(九) 論四始之說當從史記所引魯詩詩緯引齊詩異義亦有可推得者
(十) 論三傢亡而毛傳孤行人多信毛疑三傢魏源駮辨明快可爲定論
(十一) 論毛傳不可信而明見漢誌非馬融所作
(十二) 論以世俗之見解詩最謬毛詩亦有不可信者
(十三) 論毛義不及三傢略舉典禮數端可證
(十四) 論三傢詩大同小異史記儒林列傳可證
(十五) 論詩序與書序同有可信有不可信今文可信古文不可盡信
(十六) 論硃子不信毛序亦有特見魏源多本其説
(十七) 論馬端臨駮硃申毛可與硃說參看且能發明風人之旨
(十八) 論樂記疏引異義說鄭詩非必岀於三傢魏源據以爲三傢詩未可執爲確證
(十九) 論毛序或以爲本之子夏或以爲續於衞宏皆無明文可據即以爲衛宏續作亦在鄭君之前
(二十) 論十五國風之次當從鄭譜世次篇次三傢亦不盡同於毛
(二十一) 論跡熄詩亡說者各異據三傢詩變風亦不終於陳靈
(二十二) 論詩齊魯韓說聖人皆無父感天而生太史公褚先生鄭君以爲有父又感天乃調停之說
(二十三) 論生民元鳥長發閟宮四詩當從三傢不當從毛
(二十四) 論魯頌爲奚斯作商頌爲正考父作當從三傢不當從毛
(二十五) 論正考父與宋襄公年代可以相及鄭君六蓺論從三傢詩箋毛亦兼采三傢
(二十六) 論鄭譜鄭箋之義知聲音之道與政通
(二十七) 論先魯後殷新周故宋見樂緯三頌有春鞦存三統之義
(二十八) 論左氏傳所歌詩皆傳傢據已定錄之非孔子之前已有此義
(二十九) 論賦比興豳雅豳頌皆岀周禮古文異說不必深究
(三十) 論南陔六詩與金奏三夏不在三百五篇之內
(三十一) 論詩無不入樂史漢與左氏傳可證
(三十二) 論詩至晉後而盡亡開元遺聲不可信
(三十三) 論詩教溫柔敦厚在婉麯不直言楚辭及唐詩宋詞猶得其旨
(三十四) 論三百篇爲全經不可增刪改竄
(三十五) 論風人多託意男女不可以文害辭
(三十六) 論鳥獸草木之名當考毛傳爾雅陸疏而參以圖說目驗
(三十七) 論鄭箋硃傳間用三傢其書皆未盡善
(三十八) 論孔子刪詩是去其重三百五篇已難盡通不必更求三百五篇
禮
(一) 論漢初無三禮之名,儀禮在漢時但稱禮經,今注疏本儀禮大題非鄭君自名其學
(二) 論鄭君分別今之儀禮及大戴禮小戴禮甚明,無小戴刪大戴之說
(三) 論三禮之分自鄭君始,鄭於儀禮十七篇自序皆依劉嚮別錄,禮記四十九篇皆引別錄,
(四) 有月令、明堂位、樂記三篇非馬融所增甚明
(五) 論鄭注儀禮以周禮為經禮、儀禮為麯禮有誤,臣瓚注漢誌不誤
(六) 論鄭注三禮有功於聖經甚大,注極簡妙,並不失之於繁
(七) 論漢立二戴博士是儀禮非禮記,後世說者多誤,毛奇齡始辨正之
(八) 論段玉裁謂漢稱禮不稱儀禮甚確,而迴護鄭注,未免強辭
(九) 論禮所以復性節情,十七篇於人心世道大有關係
(十) 論禮十七篇為孔子所定,邵懿辰之說最通,訂正禮運射禦之誤當作射鄉,尤為精確
(十一) 論邵懿辰以儀禮為偽,古文書同十七篇並非殘闕不完,能發前人之所未發
(十二) 論古禮情義兼盡,即不能復而禮不可廢
(十三) 論禮雖繁而不可省,即昏喪二禮可證
(十四) 論古冠、昏、喪、祭之禮,士以上有同有異
(十五) 論後倉等推士禮以緻於天子,乃禮傢之通例,鄭注、孔疏是其明證
(十六) 論儀禮為經,禮記為傳,當從硃子採用臣瓚之說,儀禮經傳通解分節尤明
(十七) 論言理不如言禮為可據,硃子以此推服鄭君,而鄭君之說亦由推緻而得
(十八) 論鄭樵辨儀禮皆誤,毛奇齡駮鄭樵而攻儀禮之說多本鄭樵
(十九) 論熊朋來於三禮獨推重儀禮,其說甚通
(二十) 論聘禮與鄉黨文閤,可證禮經為孔子作
(二十一) 論讀儀禮重在釋例,尤重在繪圖,閤以分節,三者備則不苦其難
(二十二) 論宋儒掊擊鄭學,實本王肅而襲為己說,以別於注疏
(二十三) 論王肅有意難鄭,近儒辨正已詳,五禮通考捨鄭從王,俞正燮譏之甚是
(二十四) 論古人行李有一定之例,九拜分別,不厭其繁
(二十五) 論古禮多不近人情,後儒以俗情疑古禮,所見皆謬
(二十六) 論古禮最重喪服,六朝人尤精此學,為後世所莫逮
(二十七) 論王朝之禮與古異者,可以變通;民間通行之禮,宜定畫一之製
(二十八) 論明堂、闢雍、封禪當從阮元之言為定論
(二十九) 論古製不明,由於說者多誤,小學大學皆不知在何處
(三十) 論三禮皆周時之禮,不必聚訟,當觀其通
(三十一) 論周官改稱周禮,始於劉歆,武帝盡罷諸儒,即其不信周官之證
(三十二) 論周官當從何休之說齣於六國時人,非必齣於周公,亦非劉歆偽作
(三十三) 論毛奇齡謂周官不齣周公,並謂儀禮不齣周公,而不知儀禮十七篇乃孔子所定,不可詆毀
(三十四) 論周禮為古說,戴禮有古有今,當分別觀之,不可閤併為一
(三十五) 論鄭君和同古今文,於周官古文、王製今文力求疏通,有得有失
(三十六) 論鄭君以周禮為經禮,禮記為記,其別異處,皆以周禮為正;而周禮自相矛盾者,仍不能彌縫
(三十七) 論周禮在周時初未舉行,亦難行於後世
(三十八) 論周官之法不可行於後世,馬端臨文獻通考言之最晰
(三十九) 論鄭樵解釋周禮疑義,未可信為確據
(四十) 論周官並非周公未行之書,宋元人強補周官,更不足辨
(四十一) 論禮記始撰於叔孫通
(四十二) 論王製、月令、樂記非秦漢之書
(四十三) 論王製為今文大宗,即春鞦素王之製
(四十四) 論禮記所說之義,古今可以通行
(四十五) 論禮記記文多不次,若以類從,尤便學著,惜孫炎、魏徵之書不傳
(四十六) 論鄭注引漢事引讖緯,皆不得不然;習禮者當熟玩注疏,其餘可緩
(四十七) 論宋明人疑經之失,明人又甚於宋人
(四十八) 論古宮室、衣冠、飲食不與今同,習禮者宜先考其大略,焦循習禮格最善
(四十九) 論禮記義之精者本可單行,王製與禮運,亦可分篇別齣
(五十) 論六經之義,禮為尤重,其所關繫,為尤切要
(五十一) 論大戴禮記
(五十二) 論經學糾纏不明,由專據左傳、周禮二書輕疑妄駮
(五十三) 論禮經止於十七篇,並及群經,當求簡明有用,不當繁雜無用
春鞦
(一) 論春鞦大義在誅討亂賊微言在改立法製孟子之言與公羊閤硃子之注深得孟子之旨
(二) 論春鞦是作不是鈔錄是作經不是作史杜預以爲周公作凡例陸湻駮之甚明
(三) 論董子之學最醇微言大義存於董子之書不必驚爲非常異義
(四) 論存三統明見董子書並不始於何休據其說足知古時二帝三王本無一定
(五) 論異外內之義與張三世相通當競爭之時尤當講明春鞦之旨
(六) 論春鞦素王不必說是孔子素王春鞦爲後王立法卽雲爲漢製法亦無不可
(七) 論春鞦改製猶今人言變法損益四代孔子以告顏淵其作春鞦亦卽此意
(八) 論春鞦爲後世立法惟公羊能發明斯義惟漢人能實行斯義
(九) 論穀梁在春鞦之後曾見公羊之書所謂一傳卽公羊傳
(十) 論公羊穀梁二傳當爲傳其學者所作左氏傳亦當以此解之
(十一) 論穀梁廢興及三傳分別
(十二) 論春鞦兼采三傳不主一傢始於範甯而實始於鄭君
(十三) 論春鞦藉事明義之旨止是藉當時之事做一樣子其事之閤與不閤備與不備本所不計
(十四) 論三統三世是藉事明義黜周王魯亦是藉事明義
(十五) 論春鞦有現世主義有未來主義義在尊王攘夷而不盡在尊王攘夷
(十六) 論孔子成春鞦不能使後世無亂臣賊子而能使亂臣賊子不能無懼
(十七) 論春鞦一字裦貶之義宅心恕而立法嚴
(十八) 論春鞦書災異不書祥瑞左氏公羊好言占驗皆非大義所關
(十九) 論獲麟公羊與左氏說不同而皆可通鄭君已疏通之
(二十) 論春鞦本魯史舊名墨子雲百國春鞦卽百二十國寶書
(二十一) 論漢誌春鞦古經卽左氏經左氏經長於二傳亦有當分別觀之者
(二十二) 論左氏不在七十子之列不得自受傳指左傳疏引嚴氏春鞦不可信引劉嚮別錄亦不可信
(二十三) 論趙匡鄭樵辨左氏非邱明左氏傳文實有後人附益
(二十四) 論賈逵奏左氏義長於公羊以已所附益之義爲左氏義言多誣妄
(二十五) 論左氏傳不解經杜孔已明言之劉逢祿考證尤詳晰
(二十六) 論左氏傳止可雲載記之傳劉安世已有經自爲經傳自爲傳不可閤一之說
(二十七) 論杜預解左氏始別異先儒盡棄二傳不得以杜預之說爲孔子春鞦之義
(二十八) 論孔子作春鞦以闢邪說不當信劉歆杜預反以邪說誣春鞦
(二十九) 論左氏采各國之史以成書讀者宜加別白斷以春鞦之義
(三十) 論左氏所謂禮多當時通行之禮非古禮杜預短喪之説實則左氏有以啟之
(三十一) 論春鞦是經左氏是史必欲強閤爲一反緻信傳疑經
(三十二) 論公羊左氏相攻最甚何鄭二傢分左右袒皆未盡得二傳之旨
(三十三) 論春鞦必有例劉逢祿許桂林釋例大有功於公羊穀梁杜預釋例亦有功於左氏特不當以凡例爲周公所作
(三十四) 論日月時正變例
(三十五) 論三傳以後說春鞦者亦多言例以爲本無例者非是
(三十六) 論啖助說左氏具有特識說公穀得失參半公穀大義散配經文以傳考之確有可徵
(三十七) 論啖趙陸不守傢法未嘗無扶微學之功宋儒治春鞦者皆此一派
(三十八) 論公穀傳義左氏傳事其事亦有不可據者不得以親見國史而盡信之
(三十九) 論劉知幾詆毀春鞦並及孔子由誤信杜預孔穎達不知從公穀以求聖經
(四十) 論劉知幾據竹書以詆聖經其惑始於杜預唐之陸湻劉貺已駮正其失
(四十一) 論春鞦傢左傳傢當分爲二如劉知幾說
(四十二) 論孔子作春鞦增損改易之跡可尋非徒因仍舊史
(四十三) 論宋五子說春鞦有特見與孟子公羊閤足正杜預以後之陋見謬解
(四十四) 論斷爛朝報之說不必專罪王安石硃子疑鬍傳並疑公榖故於春鞦不能自信於心
(四十五) 論據硃子之說足證春鞦是經非史學春鞦者當重義不重事
(四十六) 論杜預專主左氏似乎春鞦全無關繫無用處不如啖趙陸鬍說春鞦尙有見解
(四十七) 論春鞦一字裦貶不得指爲闕文
(四十八) 論經史分別甚明讀經者不得以史法繩春鞦修史者亦不當以春鞦書法爲史法
(四十九) 論春鞦權衡駮左氏及杜解多精確駮公穀則未得其旨
(五十) 論呂大圭以後世猜防之見疑古義宋儒說經多有此失
(五十一) 論黃澤趙汸說春鞦有可取者而誤信杜預仍明昧參半
(五十二) 論趙汸說春鞦策書筆削近是孔廣森深取其書而亦不免有誤
(五十三) 論王正月是周正鬍安國夏時冠周月之說硃子已駮正之
(五十四) 論三傳皆專門之學學者宜專治一傢治一傢又各有所從入
(五十五) 論俞正燮說春鞦最謬乃不通經義不閤史事疑誤後學之妄言
(五十六) 論春鞦明王道絀詐力故特襃宋襄而藉以明仁義行師之義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