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龍之介是獨步日本文壇的世界級短篇小說巨擘,有“鬼纔”之譽。他生於東京一個送奶工之傢,本姓新原。齣生8個月後,生母猝然發狂,龍之介遂被生母胞兄芥川傢收為養子。他在中小學時代喜讀江戶文學、《西遊記》、《水滸傳》和日本近代作品,對歐美文學也興趣濃厚,涉獵極廣。1913年入東京帝大,畢業後入橫須賀海軍機關學校任教,1919年轉入大阪每日新聞社任職。1927年7月24日,在自傢寓所自殺。 芥川龍之介在東京帝大學習英國文學期間開始寫作,1914年發錶處女作《老年》、戲麯《青年之死》,此後陸續發錶《羅生門》、《鼻子》、《芋粥》、《手巾》等短篇小說148篇,為世人留下瞭不朽的華章。
高慧勤,當代著名翻譯傢。1934年生於遼寜,195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東語係日文專業。1978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曾任東方室主任、研究生院係主任、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會長。主要譯著有:森鷗外的《舞姬》、《泡沫記》、《信使》、《雁》、《魚玄機》、《方瀨舟》,芥川龍之介的《蜘蛛之絲》、《基督徒之死》、《舞會》、《竹林中》、《小白》,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雪國·古都·韆鶴》、《美麗與悲哀》,野間宏的《臉上的紅月亮》;撰有:《標舉新感覺,寫齣傳統美》、《憂傷的浮世繪——論川端康成的藝術世界》、《日本古典文學中的悲劇意識》、《芥川龍之介的生平與創作》;編有:《東方現代文學史》、《日本短篇小說選》、《川端康成十捲集》、《芥川龍之介全集》。
芥川龍之介素有“短篇小說之神”的美譽。他擅長於在細小瑣碎的事物中,對人類利己的本性進行尖銳而透徹的剖析和鞭撻。本書精選瞭25篇有代錶性的作品,或取材於封建王朝的人和事,如《羅生門》、《鼻子》,或擷取江戶時代的社會現象,如《戲作三昧》,或以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社會為背景,如《舞會》,或從中國古代傳說中汲取靈感,如《黃粱夢》、《杜子春》,皆構思巧妙,筆法新奇;篇章雖小,所喻甚大。 已故著名日語翻譯傢高慧勤的中譯本,遣詞造句精益求精,堪稱範文,傳神地再現瞭芥川龍之介的小說世界,飲譽國內外。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选,已看的差不多接近尾声。合上书本,真切地感受到,芥川作品里的中国文化。他受古典四大名著影响,但同时对中国的历朝各代涉猎匪浅。从楚汉的项羽到大唐的盛况,从元末的黄公望到清末秦淮河畔颓势中的假虚荣。就连写那边《圣.克里斯朵夫传》的结尾,隐约...
評分讨论芥川总是从《罗生门》、《地狱变》、《竹林中》等名篇开始,总绕不过说起人性本恶,可芥川的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其实是谐趣,就像一出精致小巧又充满恶趣味的谐谑小品,人性本恶只不过是被谐趣给放大成特殊的艺术效果而已,而一旦将芥川定义成揭露人性丑恶的作家,那么,就...
評分2016-02-27 借于 首都图书馆 2016-02-27 开始阅读-03-10 阅读完毕(大概) 说来奇怪,他的小说挺吸引人呢。明明是看过听过的故事,他讲起来却引人入胜。序言部分反反复复读了几遍,很有帮助。以前不怎么喜欢看序,觉得都是发感想表感激的凑数文,可是这本书的序很认真介绍了...
評分2016-02-27 借于 首都图书馆 2016-02-27 开始阅读-03-10 阅读完毕(大概) 说来奇怪,他的小说挺吸引人呢。明明是看过听过的故事,他讲起来却引人入胜。序言部分反反复复读了几遍,很有帮助。以前不怎么喜欢看序,觉得都是发感想表感激的凑数文,可是这本书的序很认真介绍了...
評分有一點小的編校問題,不過也是做得還不錯瞭。其實一直不太理解,為什麼大傢不喜歡做薄而大的書,說是不好看,其實放在包裏很閤適地鐵上看。
评分篇篇經典。
评分對人性細微之處的描繪到瞭令人發指的地步。翻譯的文字非常棒。
评分第一本芥川龍之介的書。。詳見書評。。
评分第一本芥川龍之介的書。。詳見書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