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知名独立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法制史、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企业传统。
傅国涌治学以扎实的史料功底著称,代表作有《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金庸传》、《追寻失去的传统》、《大商人:追寻企业家的本土传统》等。
作为律师,必须坚持一个光照百代的传统观点:人的自由权利、生命尊严是我们应予维护的至高利益。
——张思之
只有清楚自己的历史,我们的路才有可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踏实,才不至于陷入虚无和迷茫,在十字路口无所适从。
——傅国涌
民国肇始,律师登上历史舞台,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作为自身的职业伦理,维护人权,推动社会进步。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追源溯始,以上海本土律师及律师组织为观察对象,讲述民初律师行业的发端;中编着重展示民国律师的风采,既有刘崇佑、阮性存、张耀曾等人办理社会重大案件的经过, 也有曹汝霖、包天笑、吴凯声等律师执业者的亲笔记录和口述;下编则通过第一手资料呈现典型司法案例,如陈独秀案、“七君子”案,直击历史现场。
最近一段时间尤其关注那些细微的历史,特别是不那么有人关注的片断,人关注少,可能是因为历史细节的缺乏,也可能是其他因由,但这样的历史读来却是别开生面,引人深思,相对于宏大历史的叙事,这种历史细节,却很容易让人走到历史的深处。傅国涌编的《追寻律师的传统》即是这...
评分律师,古代称之为讼师,再难听点,则贬之为讼棍。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律师,是在民国时期出现的,在傅国涌先生的《追寻律师的传统》一书中,他将之作为传统的起点,很明智地有将律师的历史追溯到几千年前,这样的做法,明智且令人欣慰。 律师,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行走在夹缝中的...
评分1912年初,陈泽民、钱谦等三十二名法政学堂毕业生被江苏都督府提法司任命为公家律师,负有替诉讼双方辩护之职责,成为最早由中国政府公布的本土律师。中国本土律师虽已出现百年,但却不是一个被当代历史学家注目过多的群体。从现有的著作来看,除了几本编撰年代较早的通论性《...
评分如张思之先生在序言中所说:历史在曲折前进中总会有相似处,更难免重复,于是有传统形成,逐代流传。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职业来说,追寻传统只能是一种遥想,甚至是妄想。在历史的演变中,瓦甑落地,宫殿隳突。人言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但门户终究随着杀伐被摧毁,连里面供奉存...
评分如张思之先生在序言中所说:历史在曲折前进中总会有相似处,更难免重复,于是有传统形成,逐代流传。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职业来说,追寻传统只能是一种遥想,甚至是妄想。在历史的演变中,瓦甑落地,宫殿隳突。人言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但门户终究随着杀伐被摧毁,连里面供奉存...
写作追寻传统,读作含沙射影借古讽今。两相对照,法治状况与律师境遇,百年来即使没略倒退,基本上也就是原地踏步。当做历史读物来看倒是颇有趣味。另外张思之先生的序确实不错——虽然对律师角色的定位我不能完全同意,但仅凭老先生一生大起大落坚持为信念奔走呼号见惯阴暗面仍保有赤子之心,就令人肃然起敬。
评分一般~
评分写作追寻传统,读作含沙射影借古讽今。两相对照,法治状况与律师境遇,百年来即使没略倒退,基本上也就是原地踏步。当做历史读物来看倒是颇有趣味。另外张思之先生的序确实不错——虽然对律师角色的定位我不能完全同意,但仅凭老先生一生大起大落坚持为信念奔走呼号见惯阴暗面仍保有赤子之心,就令人肃然起敬。
评分没什么意思。。。感觉就是罗列了一些事实。律师就是我国的大隐藏职业么?
评分反观现在 不禁唏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