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律师的传统

追寻律师的传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国涌,知名独立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法制史、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企业传统。

傅国涌治学以扎实的史料功底著称,代表作有《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金庸传》、《追寻失去的传统》、《大商人:追寻企业家的本土传统》等。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傅国涌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4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0206038
丛书系列:铁葫芦·历史馆
图书标签:
  • 法律 
  • 历史 
  • 傅国涌 
  • 律师 
  • 法学 
  • 民国律师 
  • 民国 
  • 自由引导人民。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作为律师,必须坚持一个光照百代的传统观点:人的自由权利、生命尊严是我们应予维护的至高利益。

——张思之

只有清楚自己的历史,我们的路才有可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踏实,才不至于陷入虚无和迷茫,在十字路口无所适从。

——傅国涌

民国肇始,律师登上历史舞台,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作为自身的职业伦理,维护人权,推动社会进步。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追源溯始,以上海本土律师及律师组织为观察对象,讲述民初律师行业的发端;中编着重展示民国律师的风采,既有刘崇佑、阮性存、张耀曾等人办理社会重大案件的经过, 也有曹汝霖、包天笑、吴凯声等律师执业者的亲笔记录和口述;下编则通过第一手资料呈现典型司法案例,如陈独秀案、“七君子”案,直击历史现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中国古代并没有官府所认可的辩护人,或曰律师制度,中国人传统上信奉的是一种孔子“无讼”思想,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就算有了争端,要不是尽量以息事宁人为己任,实在搪塞不过去,解决争端的方式往往是家族式的,私下里解决。当然,事情闹大了,也得找官府,这个时候帮人写状子...  

评分

中国古代并没有官府所认可的辩护人,或曰律师制度,中国人传统上信奉的是一种孔子“无讼”思想,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就算有了争端,要不是尽量以息事宁人为己任,实在搪塞不过去,解决争端的方式往往是家族式的,私下里解决。当然,事情闹大了,也得找官府,这个时候帮人写状子...  

评分

看这本书完全是冲着傅国涌这个名字,以前看过他的几本书,《历史深处的误会》《民国年间那人这事》感觉还不错,一个中学教师,能够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民国史的学者,出版了十几本关于民国的书,的确很不简单。现在靠着写作成为自由作家,独立的知识分子,挺让人羡慕的。 ...  

评分

1912年——2012年,正好是中国本土律师诞生100周年。100年的时间,中国律师制度从诞生到成长,中间也几经波折。在清末的那段时间里,时代的动乱和思想的变革,塑造了许多极富个人魅力的人物传奇,刘崇佑、章士钊、张耀曾等,他们虽然一方面从事律师的工作,一方面却是当时政界...  

评分

中国古代并没有官府所认可的辩护人,或曰律师制度,中国人传统上信奉的是一种孔子“无讼”思想,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就算有了争端,要不是尽量以息事宁人为己任,实在搪塞不过去,解决争端的方式往往是家族式的,私下里解决。当然,事情闹大了,也得找官府,这个时候帮人写状子...  

用户评价

评分

律师在大陆法系下作用并不大。尤其在民国那个强权决定一切的时代,更是如此。

评分

律师事业的终极目标在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

评分

想不到傅国涌先生这本出版年是2012年的著作竟是如此的犬儒,这部书只有主张省宪的阮性存、裁军废督的卢永祥和护花律师朱斯芾有些良知,其余多是左翼之辈,特别是吴凯声还给陈延年、廖承志、陈赓等人辩护。不过幸好吴稚晖先生识破匪谍奸计,使陈延年伏法……

评分

匆匆过眼,基本不值得细看吧。。。

评分

曹汝霖 刘崇佑 吴凯声 刘斯芾 章士钊 陈独秀案 七君子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