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里所谈的是中国从一八四二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到一九四一年珍珠港事件这一百年间所发生的故事。这段时间乃是历史上一个极不平凡时代的新序幕,举凡人类中各个集团的冲突,乃至东西文化的磨荡,都集中在这风云际会。
蒋梦麟从中国学究的私塾到西洋自由的 学府,从古老的农村社会到近代的都市文明,从身经专制统治的皇朝到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他多年生活在广大的外国人群里面,更不断生活在广大中国人群、尤其是知识青年群众里面,他置身于中西文化思想交流的漩涡,同时也看遍了覆雨翻云沧海桑田的世局。《西潮》中所反映的决不是他的一生,而是他一生所经历的时代。
蒋梦麟(1886—1964),教育家。原名梦熊,字兆贤,别号孟邻,浙江余姚人。留学美国,从杜威学习教育,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191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育学教授。1928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1930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任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委、行政院秘书长等职务。著有《西潮》、《新潮》、《孟邻文存》等。
每个人的经历都应该被记录。 如何治学 对于学生运动,及其为什么学生运动具有那么大的力量。 「蒋梦麟《西潮》应算是私人史录,以个人身世沉浮观家国兴衰,文笔和煦内敛,稳重大气,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尽管这本书并无史学家的深刻洞见,但字句间皆有深意。说起负笈西洋,他说...
评分 评分作者的留美经历对他有很深的影响,他很怀念在美国的时光。这本书很多内容都很客观,作者就像是一个旁观者,但有一段描写,却让我很有感触,作者在要结束美国九年的留学生涯,离开哥伦比亚大学返回中国时,流露出的不舍之情,真的让人感同身受,当我们习惯了某个环境,突然有一...
评分 评分蒋校长从中西方对比的角度看中国近代的变迁,多了点书卷气,少了些泥土味。最后一部分“现代世界中的中国”很精彩。
评分真正让我看见光的文字
评分历史总是呈螺旋上升形式进行
评分其心光亮得很
评分结尾论述中西文化部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