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生于新泽西州的纽渥克市。在哥伦比亚大学念英文暨比较文学系,并获同校硕士学位。
奥斯特于1990年获美国文学与艺术学院颁发“莫顿·道文·萨伯奖”,1991年以《机缘乐章》获国际笔会福克纳文学奖提名,1993年以《巨兽》获法国麦迪西文学大奖,2006年10月获颁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作品除了小说《月宫》、《纽约三部曲》、《幻影书》、《神谕之夜》、《密室中的旅行》等,还包括回忆录《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评论集《饥渴的艺术》及诗集《烟灭》。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种语言。
在文学创作之外,奥斯特也热衷于电影剧本写作并曾独立执导电影。目前与妻儿定居于纽约布鲁克林区。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保罗·奥斯特的自传作品,作者在书中对父亲、家庭、自我身份展开了神秘的追寻。该书曾引起文坛热烈讨论,《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中接合了欧洲风味的前卫、感性,笔端带点忧郁,文体清澈,并擅用嘲讽式的象征主义。保罗·奥斯特经常运用文学游戏使故事生动,并在每一本新书中鞭策自己彻底重塑风格,是勇于创新的当代作家之一。
今天,在隔了许多日子以后,再次翻开《孤独及其创造的》,继续翻阅这些剩余的章节,就像保罗书创作它的时候会中断书写许多日子一样,想着再继续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觉,却是徒劳,这本书太过深刻,忍不住地去思考,在看到记忆之书第二章的时候,终于得停了下来,用脑,用...
评分奥斯特的小说此前读过三本,由“纽约三部曲”开始,我认识到这是一个很欧洲味道的作家,他的绵密的语言、记忆般枝蔓错落的思想、内省的态度,文学的来源,都是很欧洲传统的。在叙述的关键之处,总是有或多或少的情节剧的痕迹,这让他的小说在飘忽之处露出破绽,不惜篇幅地描述...
评分 评分在《布鲁克林的荒唐事》中,奥斯特曾这样写道:“当一个人有幸生活在故事之中,生活在一个想象的世界里,这世界的悲苦也就消失了。只要这故事不断延续下去,现实也就不再存在。”对于奥斯特而言,写作不但是从黑暗现实中逃离的方法,它更是一种慰藉。对于《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评分今天,在隔了许多日子以后,再次翻开《孤独及其创造的》,继续翻阅这些剩余的章节,就像保罗书创作它的时候会中断书写许多日子一样,想着再继续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觉,却是徒劳,这本书太过深刻,忍不住地去思考,在看到记忆之书第二章的时候,终于得停了下来,用脑,用...
如果只有第一部份 無疑就是五星了 顯然人在敘述自己的時候容易迷失
评分第一部分对人物的观察与思考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倒是第二部分里那种近似潜意识对因果关系的探讨以及蒙太奇式的场景跳跃令我有些回不过神儿来。有一个细节是讲一位医生叙述为茨维塔耶娃接生时对她房间和状态的描述,真让人激动啊,这个无时无刻给人力量的女性。
评分我生活里巧合已经够多的了,以至于我对作家笔下过多的巧合相当厌倦。
评分如果只有第一部份 無疑就是五星了 顯然人在敘述自己的時候容易迷失
评分本来想打五星,但考虑到自己并非读懂所有的意思,以为读懂的也只是自以为是的程度,于是打了四星)熟悉的脑回路,关于语言和词汇、作为存在本身的在场与脱离作为在场人物的观察视角、描述的碎片性及随时等待被推翻的不稳定状态、离散的叙述、对巧合的偏爱与惊叹但同时清楚联系的不存在,等等…这种没有框架和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方式很熟悉,但我还无法像他一样(尽可能)顺利将自己想到的和想要表达的东西转化成文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