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達夫(1896-1945),原名鬱文,浙江富陽人。早年留學日本,與郭沫若、成仿吾等創建文學團體創造社。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曾在安慶、上海、北京、廣州等地教書、編輯刊物。1927年定居上海,曾參加“左聯”。1933年遷居杭州。抗日戰爭期間在南洋從事抗日救亡宣傳活動。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於蘇門答臘。主要作品有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她是一個弱女子》、《迷羊》、《遲桂花》、《齣奔》等。
《沉淪》是鬱達夫早期的代錶作之一,寫於作者在日本留學期間,收錄在《沉淪》裏。《沉淪》講述瞭一個中國留學生在日本的遭遇,通過“一個病的青年憂鬱癥的解剖”,揭示主人公內心靈與肉、倫理與情感、本我與超我的矛盾衝突。與鬱達夫其他的小說作品一樣,《沉淪》是一篇“注重內心紛爭苦悶”的現代抒情小說,帶有“自敘傳”的色彩。
“我再也不爱女人了,我再也不爱女人了。我就爱我的祖国,我就把我的祖国当作了情人吧。”看到郁达夫在《沉沦》中的这句话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他终于憋不住了啊。 今天看郁达夫的小说,算是理清了一点他把性苦闷和对国家的失望/期望连接起来的原因。之前我觉得这很不可理喻...
評分 評分 評分以前读《沉沦》只是隐隐觉得有一种颓废、病态的美。今天老师讲到《沉沦》,李初梨的评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模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于是,今天重新看了一遍,才慢慢理解了那种“向善的焦躁”和“贪恶的苦闷”之间的矛盾,那种苦苦地在“道德”与“欲望”的纠缠中的...
評分在《沉沦》里,主人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外界的交流很少,基本都是心理活动。上初中还是高中的时候我简单地读过,当时只觉得有那么一点压抑和颓废,还不懂其中那些隐秘的事和心理是怎么回事。 现在感受更深,主人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敏感而自卑,这样的结果就是把很多无关的...
鬱達夫的文字真的不錯!沉淪裏個人性欲的不滿足和愛國情緒的生發間的聯係相當有趣。就是這種心理剖析得過分露骨讓我懷疑鬱達夫是否從這種近似於暴露癖中獲得快感。有的情感抒發也很有那個時代的特色:過分泛濫。春風沉醉的晚上和遲桂花裏被“淨化升華”的性欲反而充滿瞭溫情。至少,鬱達夫一直是坦誠的。
评分「可憐他那同兔兒似的小膽,同猿猴似的淫心」寫的他自己,也是我。
评分《銀灰色的死》和《沉淪》兩篇極佳,心理刻畫以及對欲望毫不掩飾的錶達均達到空前的境界;後幾篇有些平庸甚至刻闆化瞭;整體來看格局還是略小瞭些。
评分《銀灰色的死》和《沉淪》兩篇極佳,心理刻畫以及對欲望毫不掩飾的錶達均達到空前的境界;後幾篇有些平庸甚至刻闆化瞭;整體來看格局還是略小瞭些。
评分「可憐他那同兔兒似的小膽,同猿猴似的淫心」寫的他自己,也是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