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早年留学日本,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创建文学团体创造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在安庆、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教书、编辑刊物。1927年定居上海,曾参加“左联”。1933年迁居杭州。抗日战争期间在南洋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主要作品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她是一个弱女子》、《迷羊》、《迟桂花》、《出奔》等。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收录在《沉沦》里。《沉沦》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冲突。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
好的文学不总能表示过去,还能说明现在。 在外留学,远离故土,尤其在这风景如画的国度,就如同他描写的日本的广袤自然一样,总少不了的就是寂寞和思乡。 不必非得把民族-国家套在上面,像初中时分析文章一样,好的作品也给标准答案和凛然大义给糟蹋了。自恋与自虐在一个贫弱国...
评分一般认为,《沉沦》塑造了一位有自闭症倾向、性苦闷的留日青年,而他最终因为不堪忍受外族欺侮,为国家懦弱的现状而感到悲哀甚至走向毁灭。从这里,大体可以看出原因了,一方面是源于主人公自身的性格,由内向到孤冷到自闭,这暂且称为主观原因,一方面是国家现状让他愤恨,暂...
评分有人曾经这样说:《沉沦》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却像一面镜子,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那是属于我们独有的年轻的气息与思索。 望向这面镜子,我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不甘于眼前的生活总是渴求改变,不甘于自己的平庸,无时无刻不在追寻着属于自己的爱情……1921年,郁...
评分郁达夫白话文表达流畅而富诗意。作诗也来得,从此书可知,他起码通日语,英语,德语。读下来一气呵成,景物心理都铺陈交待得清楚可见。 我是读了王大姿同学关于《王映霞自传》的精妙评论来追看郁达夫作品的。如其意思,郁品虽不错,格却不高。
《沉沦》抛开最后一段,活脱脱一个人间失格太宰治。郁达夫怎么说呢,第二遍看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喜欢《迟桂花》。郁达夫文章的用意掩盖不住他那种颓废的气质,所以创造社什么的,真是辣鸡。
评分【好像有无尽的哀愁蕴藏着的样子】人物愁结百转,大多可亲可怜。《她是一个弱女子》因作者经济缘故,后半部写得潦草,但在时代背景烘托下也显出了肃穆的模样。《南迁》中,注脚把德文标成英文,太不仔细。
评分估计那时候觉得共产党就是理想就是我们的地方,呵呵。她是一个贱女子
评分「可怜他那同兔儿似的小胆,同猿猴似的淫心」写的他自己,也是我。
评分《沉沦》抛开最后一段,活脱脱一个人间失格太宰治。郁达夫怎么说呢,第二遍看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喜欢《迟桂花》。郁达夫文章的用意掩盖不住他那种颓废的气质,所以创造社什么的,真是辣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