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育傢的叔本華

作為教育傢的叔本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弗裏德裏希•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 ,德國哲學傢。齣生於德國東部呂采恩鎮勒肯村的一個牧師傢庭。1864年入波恩大學學習神學和古典語文學,次年放棄神學,轉入萊比锡大學專攻古典語文學,深受導師裏奇爾賞識。在此期間,喜歡上叔本華哲學,結識瓦格納,二者對其思想皆産生巨大影響,日後又成為他主要的批判對象。1869年,大學剛畢業,即受聘擔任瑞士巴塞爾大學古典語文學教授,但其誌嚮在哲學。1872年初,齣版《悲劇的誕生》 ,奠定瞭一生的主要哲學思想。巴塞爾時期還齣版瞭《不閤時宜的考察》 、 《人性的,太人性的》 。1879年,因健康惡化提前退休,此後輾轉於意大利、法國、瑞士、德國南部,在飄泊中寫瞭大部分著作,包括《朝霞》 、 《快樂的科學》 、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 《善惡的彼岸》 、 《道德的譜係》 、 《偶像的黃昏》 、 《反基督徒》 、 《看哪這人》等。1889年初,精神失常,直至去世。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德] 弗裏德裏希·尼采
出品人:
頁數:88
译者:周國平
出版時間:2012-3
價格:2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4726108
叢書系列:漢譯經典
圖書標籤:
  • 尼采 
  • 哲學 
  • 叔本華 
  • 西方哲學 
  • 周國平 
  • 教育 
  • 德國 
  • 叔本華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是尼采三十歲時發錶的一部充滿激情的著作,以叔本華為範例,闡述瞭他對哲學傢的品格、哲學的使命、哲學與人生及時代的關係等重大問題的看法。他指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且都隻有一次人生,因此都應該承擔起“成為你自己”的責任,獲得一個“更高的自我” 。青年人之所以需要教育傢即人生導師,原因在此。哲學的使命是站在生命之畫麵前,解釋其完整的意義。為此哲學傢必須是真實的人,擁有獨立的人格,在自己身上戰勝時代的弊病。尼采認為,用這個標準衡量,學院哲學傢是冒牌哲學傢,他主張取消國傢對哲學的庇護,把哲學從學院裏驅逐齣去,以此來捍衛哲學的純潔性。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因为他发现人们想骗走他的自我,要心照不宣地把他从他的洞穴悄悄拖走。他奋起反抗,他竖起耳朵,决计道:”我要保持自我。”这是一个可怕的决定,他逐渐才认识到这点。 我为什么活着?我应该从生活中学习什么?我怎么变成了现在的我?又是什么原因使我为自身的存在而痛苦?”...  

評分

原来看到王小波一句话“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对此,我很惭愧。培根也说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这本书的确是需要读的,是需要咀嚼消化的。这本书2017年1月第一次读完,书后备注”没看明白”,去年底又拿出来看,备注“excellent, e...  

評分

尼采的文章写得的确是文采飞扬,但是除了第一章以外其他章节读起来除了感觉文采很好以外觉得并没有太多的收获。不知道是不是时代不同了感觉读起来尼采有点老生常谈的感觉,另外觉得刚读的时候激动万分但是“冷却”一段时间以后有点不以为然的意思!或许是我境界不够吧!  

評分

“因为他发现人们想骗走他的自我,要心照不宣地把他从他的洞穴悄悄拖走。他奋起反抗,他竖起耳朵,决计道:”我要保持自我。”这是一个可怕的决定,他逐渐才认识到这点。 我为什么活着?我应该从生活中学习什么?我怎么变成了现在的我?又是什么原因使我为自身的存在而痛苦?”...  

評分

看完之后大呼过瘾,对于没有基础的门外汉,这本书写得清楚易懂也能吸引人一劲儿读下去,讨论的问题极为重大,即“生命究竟有什么价值”,相当于如何成为真正的人,从实践来说就是我们该怎么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将叔本华树立为典型也杜绝了泛泛而谈,而是能具体到人格品质与行事...  

用戶評價

评分

看序言就夠瞭

评分

周國平把尼采變成瞭“為己所用的被糟蹋瞭的文化”(也就是現代精緻人文素養)的一部分。這一番塗脂抹粉喲,尼采也成瞭高踞講堂,大談什麼“人應當如何生活”的心靈導師,也成瞭娘娘腔的大學者。硬把粉絲塞給尼采,以此敗壞他也敗壞學生,仿佛哲學工地上沒頭沒腦拆毀、搬運、攪拌、塗抹的人還不夠多似的

评分

叔本華隻是本書的一個幌子。 “你所珍愛的一係列對象嚮你顯示瞭你的真正自我的基本法則,它們組成瞭嚮你的真正本質攀登的階梯。” “匆忙和熱鬧,暴露瞭內在的焦慮和空虛。” 人類社會一直沒變過。

评分

#1788.2.22-2016.2.22 紀念叔本華228周年誕辰# 喜歡尼采的文采飛揚,逸興遄飛,而叔本華對尼采的思想形塑影響不可謂不大。尼采對學院哲學傢的抨擊極為猛烈,他相信真正的思想傢是不可能齣現在學院裏的。這話雖然有尼采的偏激打底,卻毫不誇張,魯迅後來對“學者”的警惕與反感,想來也和尼采思想的影響有不小的關係。

评分

周國平的序已經把正文要講的都提齣來瞭,所以很有看瞭兩遍的感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