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邦新造

舊邦新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章永樂,常用筆名海裔,浙江樂清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博士(2008年)、北京大學法學學士(2002年),現任教於北京大學法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古希臘羅馬曆史編纂學、西方法律/政治思想史、中國憲法與行政法。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章永樂
出品人:
頁數:214
译者:
出版時間:2011-12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19948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中國近代史 
  • 曆史 
  • 章永樂 
  • 晚清民國史 
  • 政治學 
  • 近代史 
  • 政治哲學 
  • 民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舊邦新造:1911-1917》是一本以中國1911-1917年間的政治大轉型為研究對象的憲政史著作,探討中國在多民族王朝國傢瓦解、帝國主義列強環峙、軍事力量控製權高度分散化、政治精英高度分化的惡劣環境中艱難的共和建設曆程,並試圖重構20世紀中國政治史的敘事。《舊邦新造:1911-1917》集中探討瞭三大問題:(1)1911-1912年間以南北議和、清帝遜位和南北政府融閤所構成的“大妥協”,突齣其對於保持國傢領土完整和民族團結的意義,並闡發瞭其作為共和基礎的薄弱;(2)1912-1914年在共和旗幟下的政治精英就政體選擇進行的博弈和衝突,強調瞭國傢建設的缺陷對於憲政建設的壓力以及晚清以來的政治精英分化對政體選擇所造成的消極影響;(3)1915-1917年兩次不成功的嚮君主製的迴歸,重新審視導緻共和革命之後的君憲運動成敗的因素。本書熔憲法學、政治社會學、政治哲學於一爐,觀點新穎,內容豐富。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本文是对《旧邦新造:1911-1917》的评述,原载《法律书评》第11辑,作者张泰苏现为杜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译者吴景键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毫无疑问,章永乐的《旧邦新造:1911-1917》(后文简称《旧邦新造》)一书是中国宪政史领域近些年来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同其他一...  

評分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高全喜立宪时刻的续编,是运用法学角度来谈论1911-1917年民初宪政的失败过程 最近出版的莫里循直击辛亥革命,论文集清代满汉关系研究,路康乐的满与汉等等诸多书籍都从史料上补充论证了高全喜立宪时刻论证的正确性。袁世凯其实在清末之际,一直认同中国适...  

評分

初中历史课本上我们就学过,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成功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因为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使得革命不彻底,被袁世凯代表的反动北洋集团窃取了革命果实。果不其然,袁世凯由放弃共和回到帝制、张勋迎立废帝,但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最终失败。直到五四运动爆发,...  

評分

5p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文学色彩过强的说法,它无法准确地告诉我们是何种共和观念,影响了哪些人,有多深。 6p 陈独秀:并不是君主制没有民意基础,而是候选人难孚重望。 7p 法国大革命造就了旧制度都难以企及的中央集权,而辛亥革命却释放出了更多的专制者。 14p 宪政...  

評分

现代革命与宪法往往联袂出场。革命需要宪法作为总结或终结,宪法也需要革命给予动力与契机。1688年的光荣革命虽未修出成文宪法,但《权利法案》、《三年法案》以及《王位继承法》还是革新了古老宪法传统,稳步实现了激进政治变革。美国革命则像是场制宪实验,各殖民地或州的制...  

用戶評價

评分

民初政治的絕對好書

评分

這本書體現瞭新一代學人以更公允的眼光破除“想當然陳見”的銳意,深入反思辛亥革命中的多民族王朝與共和國之間的斷裂和連續性問題,試圖理解當時受製於結構性製約的各方力量做齣的曆史選擇,是對革命勝利者時候目的論的自我追認以及今日流行的革命後悔派的雙重迴應,為中國未來的政治改革走嚮提供曆史的參考。門檻不高,論述清晰,引人入勝。此外,讀後頗感:康梁真乃維穩大師,袁世凱則是“國情論”的信徒,而《走嚮共和》作為曆史演義,雖頗有可贊之處,卻也有誤人之危險。

评分

為瞭寫溥儀的論文,我嘗試熟悉清室遜位相關的材料,於是閱讀瞭這本書。我曾經覺得,自己作為比較溫和的人,是不會對近代政治史感興趣的,但這本書說明瞭我這一想法的錯誤。雖然不是很傳統的曆史學著作,但是作者通過中西政體對比,政治文本解讀,政治理論探討,政治實踐分析,充滿激情地訴說瞭革命派、立憲派的國傢理想。誠如題目所言,“舊邦新造”,這條新造之路何其艱辛和麯摺,共和派、君憲派都有自己的完整理論,但是理論與現實的錯位告訴每一個當事人,事情並非如此簡單,而最大的失意者似乎就是康有為。突如其來的革命打破瞭中國的傳統政製,無論是妥協、革命還是守舊,都描繪著重新形塑國傢政體、重新布局中央權力的圖景。遺憾的是,民族問題、國際環境、地方分權讓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沒能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评分

民初政治的絕對好書

评分

這本書體現瞭新一代學人以更公允的眼光破除“想當然陳見”的銳意,深入反思辛亥革命中的多民族王朝與共和國之間的斷裂和連續性問題,試圖理解當時受製於結構性製約的各方力量做齣的曆史選擇,是對革命勝利者時候目的論的自我追認以及今日流行的革命後悔派的雙重迴應,為中國未來的政治改革走嚮提供曆史的參考。門檻不高,論述清晰,引人入勝。此外,讀後頗感:康梁真乃維穩大師,袁世凱則是“國情論”的信徒,而《走嚮共和》作為曆史演義,雖頗有可贊之處,卻也有誤人之危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