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南方色彩,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以麦列霍夫的家庭为中心,反映哥萨克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另一条则以布尔什维克小组活动所触发的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为轴心。两条线索,纵横交叉,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将读者带进了风起云涌的哥萨克乡村生活。
静静的顿河 我们光荣的土地不用犁铧耕耘…… 我们的土地用马蹄来翻耕, 光荣的土地上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 静静的顿河装饰着守寡的青年妇人, 到处是孤儿,静静的顿河,我们的父亲, 父母的眼泪随着你的波浪翻滚。 哎呀,...
评分如果说《战争与和平》是以上层人士眼光来叙说的史诗,那么《静静的顿河》无疑是以下层参与者感受来体验的史诗。 它残酷地剥开每一个英雄表面的粉饰,真实的告诉我们,在伟人们挥斥方遒时,将有多少悲剧发生,无论是历史前进的代价,还是无谓地牺牲。 大地上真正让人动容的是来...
评分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听完了《静静的顿河》,上中下三卷,好在是听,否则的话真不知道有没有耐性听完。故事的简介就不再多讲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上豆瓣上看,上面的简介很精彩http://www.douban.com/subject_search?search_text=%E9%9D%99%E9%9D%99%E7%9A%84%E9%A1%BF%E6%B2...
评分很早很早就知道有这本书了,似乎是从另外一本小说里看到的,主人公很喜欢一个人读《静静的顿河》,似乎很不错的样子,但每次在图书馆拿起来就又放下了,一方面是由于分为上中下三本,学校图书馆一次只能借一本文学类的,很不爽,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俄国名字实在太长太难记,当...
评分http://www.verycd.com/topics/2722845/ 肖式语言的乡土气息,金人的细致翻译,李野墨的传神呈现,可谓“三绝”,非常推荐。
与《被开垦的处女地》相比,实在是太喜欢《静静的顿河》了。开篇的钓鱼、草垛爱情、向日葵田里的约会,都让人深深爱上那片同样古老神秘的土地。
评分四部八卷的创作中,头两卷作者侧重强调人物内心冲突对其行为的主观作用,以求探讨主人公悲剧成因中主观方面的因素;而在后两卷,尤其在末卷中,作者强调的是外部环境对于人物悲剧命运的决定性影响,以期表现主人公悲剧成因中客观方面的因素。而作品中主、客观因素的变化,则是由于作者本人创作过程中受社会环境,时代气氛影响产生的主体意识的变化所导致。在肖洛霍夫创作后两卷的30年代“由于社会主义革命本质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实质所引伸出来的规范、原则、传统和教导遭到骇人听闻的破坏和蹂躏,形成了斯大林个人迷信。由此产生了群众性迫害,就是实践领域中的专横,思想领域中教条式的顽执和主观主义。
评分有一种情结叫苏联情结
评分没有什么比和平和自由更重要的了!
评分这部书的分量足以把虚伪、矫情、造作的文字游戏击成齑粉。无论历史的车辙如何前碾,发生在1917年顿河哥萨克身上的故事会永远重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