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肖洛霍夫 俄罗斯文学 小说 苏联 外国文学 文学 经典 在历史之中,个人是何等的无力……
发表于2025-02-02
静静的顿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静静的顿河》通过对居住在顿河边麦列霍夫一家命运变迁的描写,揭示了战争给哥萨克人带来的巨大冲击及他们在这一系列社会变动中社会和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小说结构宏大,内容丰富,意蕴深邃,既展现了广阔而深厚的历史内容,有着史诗的沧桑与厚重,也入木三分地揭示了人性与爱情的深刻内涵,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米·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俄罗斯作家,其作品主要反映顿河地区哥萨克人民的生活。在苏联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196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
看了38天,好歹把这150万字的书给看完了。大概是有3分之2的内容讲打仗,世界大战、内战、暴动…… 我看得很烦,觉得太啰嗦,把兴趣都放在格里高力的家庭生活方面,读完才发现要不是战争作为全书的大背景,这些跌宕的故事就不存在了。战争毁了格里高力的一生,又造就了这个美好的人;战争让这本书索然寡味,又让这本书名垂青史;战争磨灭了我阅读的激情,又让我叹息沉思。
评分#哥萨克的壮美与命运的深情:谁想到是1400多页的书啊,拖整两年看了一半实在弃了#哥萨克人不是农奴不需要土地,不是工人不需要布尔什维克,军功、荣誉和顿河就能满足生活的一切,悲剧剧情和史诗时代,激荡命运转换的群像和忧伤,每个人都好生动啊,前一半好多人物简直一个接一个死,读到后面简直心都平静,这就是旁观中的大时代和悲剧文学么。另:伟大小说总是从写故事->写人物->写时代->写人性->写命运、沧桑和悲剧性,环境描摹和温柔笔锋也赞极了;比如还记得读到“科舍沃伊说完那句话,然后仰脸躺倒地上,长久默默地凝视着高远的苍穹”等时格外喜欢...;格里高利们,既是英雄,又是受难者,错的不是你们错的是世界呀;阿克西妮娅和娜塔丽娅,有缘我再读完后一半吧。
评分作为纯文学性的流芳巨著,它的魅力是如今各种速食小说所不及的。从大家到小家,借由战争勾勒出的变革期俄国与哥萨克人民多舛的命运。小人物在大时代的洪流与漩涡中挣扎,无力选择亦无力挣脱,这是历史强制设定的悲悯结局。同时,作为理想主义者乌托邦式关于自下而上革命的幻想在哥萨克人民身上被很好的诠释与演绎,最终逃不过的还是依附性与妥协性,忽略农耕与游牧民族的差异,自下而上的斗争往往都是首先输给了自己,底层人民的种种局限性被作者描摹得生动至极,挟着红色政权的是非对错全部埋在张弛有度的情节下交由读者自己思考。撇下与托尔斯泰的对比,打四星是因为第二、三卷某些地方结构略显凌乱,很多线索与表达过于虎头蛇尾。遗憾的是全书是听完的,好想找来原书走一趟哥萨克之路。
评分一星扣在翻译上。很多人对力冈译本赞誉有加,他的翻译确实很卖力、很接地气,但读起来太累了,根本啃不动。语法怪怪的,主语来回变得让人头晕,不知道是不是原著的问题。但是对比着读了下金人译本感觉舒服多了,看起来就很顺畅。另外在前言里把剧情都剧透光的译者也是没谁了。
评分历史的车轮下人只是渺小的一粒沙。
大暑之后的闷声雷迎来阵雨一场。 柏油路如同烧得滚烫的热锅突然被撒上冷水般发出呐喊,冒着浅白色的水蒸气。雨来时非常惬意,而阵雨过后闷热很快就卷土重来。 躲在屋子里看仅剩百分之十的《静静的顿河》,听到雨声时也不由自主地停下来聆听,播放着的音乐也把它关掉。不记得...
评分我推荐力冈先生的译本,力冈先生是俄罗斯文学的大家,对于屠格涅夫,托尔斯泰,果戈理,肖洛霍夫等都有相当深刻的研究,尤其是对于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的翻译可谓是精彩至极,先生严谨的治学风范在他的4卷本的翻译著作中尽显无疑,忠于原作,但与不是直译,流畅的语言,文...
评分很早很早就知道有这本书了,似乎是从另外一本小说里看到的,主人公很喜欢一个人读《静静的顿河》,似乎很不错的样子,但每次在图书馆拿起来就又放下了,一方面是由于分为上中下三本,学校图书馆一次只能借一本文学类的,很不爽,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俄国名字实在太长太难记,当...
评分http://www.verycd.com/topics/2722845/ 肖式语言的乡土气息,金人的细致翻译,李野墨的传神呈现,可谓“三绝”,非常推荐。
评分记得里面有一章节描写得特别优美: 刺猬马上把脑袋缩了进去,四条小腿也缩了进去,成了个刺球,一动不动地在那儿待了一会儿,然后又慢慢地舒展开身子,用小腿踏着冰凉的土地,像个会滑的灰团一样滚去,在向日葵的枯茎间乱撞,压倒干枯的牵牛花。于是静夜更加深沉。 依然是童话...
静静的顿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